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海伦·凯勒真实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我想,一个与生俱来就拥有健全身体的人,是无法体会到海伦·凯勒真诚的告诫的。
只有那些亲身体验到残缺,或者丧失过的人,才能懂得这番告诫。
我是一个丧失(丧失听力三天)的体验者,是不幸,也是有幸。
不幸是最初的体验,有幸是最后的领悟。
2018年,历经大半年,完成所有的治疗后,我的免疫力已经没有了抵抗外侵的战斗力了,不管是感冒还是拉肚子,还是身体上的一顶点的风吹草动,都能让我经历超过常规的折腾。
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三天的失聪经历。
失聪第一天。
一觉醒来,感觉房间里出奇的静,有一丝不安。
推开阳台门,楼下一片死寂,听不到一只鸟的鸣叫声,两个耳朵都听不到任何声音,还伴随着耳痛。
我赶紧跑去洗手间,打开水龙头,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拿起手机播放音乐,亦是无声的回应。
我确认,我是听不到了,我居然失聪了。
我不可置信,我感觉自己说什么都变成了无声的语言,整个人都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中。
恐惧还未退去,内心便生出了怨恨,抱怨随之而来。
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经历了这么多的病痛,还不能放过我吗?还要让我继续体验这病痛吗?
我不是作品里的海燕,我不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
我希望自己可以不再经受病痛的折磨。
我带着满腔的怨恨奔波在医院的五官科,挂号、就诊、拍片、清洗、拿药。
虽然,依然听不到,但是,诊断结果让我松了一口气。只是因为耳膜发炎引起的暂时性的失聪,用几天药就会好的。
我在医院里就地快速用药,口服的,外用的,悉数按医嘱执行,像一个听话的小孩。
然后,我也快速地赶回家,静静地躲了起来。
我不希望别人看到我无声的无礼。
我也不希望看到别人怜悯的眼神。
我的怨恨,随着确诊用药,慢慢地退去了。
失聪第二天。
第二天起床,四周依然无声,两耳依然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却没有前一日的恐慌和无助。
我坦然地洗漱、换衣、吃早餐、认真用药。
然后,我坐在书房的电脑前,思绪开始浮游。
贝多芬在听不到的情况下,是怎样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交响曲的?
我想,他一定是用心在创作。
一出生就失聪的人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TA们会有像我一样的恐惧和不安,还是习惯与生俱来的无声世界呢。
……
当你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后,你便开始聆听内心的声音。
失聪第三天。
失聪两天了,我突然理解了人们所说的“十聋九哑”之说。
听不到,真的就会说不出。
因为,TA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并没有想说的愿望。
这一天,我突然充满了感恩之情,因为,我开始关注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虽然,两耳依然不闻世间有声的美好,但也远离了嘈杂的世界。
我要感恩,这四十多年里听到的美好声音,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人类的友善之声。
我要感恩,我有一个健全的身体,能走、能跑、能跳…能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我要感恩,我有正常的五感,体验这缤纷的世界。
我要感恩,这三天的失聪,让我深刻地体悟到海伦·凯勒真诚的告诫。
第四天,我又听到了窗外小鸟的歌声,虽然,只有一只耳朵比较清晰聆听,而且,两耳还伴有阵痛,但依然觉得世界如此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