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寒蕻
姥爷姥姥的祖屋坐落在包头市九原区阿都赖村,是姥爷姥姥在1976年建造的。听我妈妈说,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太姥爷1924年盖的房子里。姥爷的祖籍是黑龙江黑河地区人,听姥爷说,太姥爷是办私学的,1937年日本人入侵包头后,要所有居民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供日本人居住,太姥爷因反抗遭枪击而亡,卒于1939年10月。太姥姥因气一病不起,1941年秋病逝。
姥爷出生于1924年10月18日。1949年4月被抓壮丁入傅作义部队当兵,同年9月19日傅作义部队和平起义,转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后套、河北。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部队番号为华北23兵团109师326团11营机关枪连二班班长。抗美援朝期间荣立三等功三次,四次参加部队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2年部队休整从朝鲜归国,驻守哈尔滨和长春。1954年冬转业到包头华建,1955年回阿都赖村搞互助组,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调入东园公社担任会计,1962年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里联名要求姥爷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走资派,1978年平反,任沙尔沁公社党委副书记兼阿都赖村支部书记,1984年退休。
姥爷退休前在乡里任职,但和姥姥一直住在自盖的老家平房里,房子虽然简陋,但经他们的精心打理,这里绿树如茵,干净整洁,很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姥姥生于1927年12月2日,在1991年12月23日突发疾病驾鹤西去,给亲人们留下此生永远的痛苦和遗憾。
2006年5月24日姥爷去世后,老家的房子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不复他在时的辉煌。但老屋永远留下了姥爷姥姥的身影,也是妈妈兄弟姊妹幼年嬉戏玩耍之地,雕刻着他们此生最美好的回忆。阿都赖的祖屋是云氏家族活的见证,记录了这个家族三辈人的成长。姥爷豁达乐观从不抱怨的性格;他的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力;他的坚强刚毅的性格;他的干净利落的穿着,潇洒帅气的长相都是我的长辈们引以为荣的。姥姥的善良和宽容、勤劳和努力一直深深影响着她的子女们。听母亲说姥爷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教育五个子女的座右铭。
决定重修祖屋一方面是想沿袭家庭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是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们走向家乡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家人分别在天涯海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家人生活工作的距离可能更远,但心和情的距离就更需要拉近和缩短。祖屋给家族亲人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能浓缩三代人的回忆,不受外界的打扰。屋外,青山绿水交相辉映,鸟语花香此起彼伏,在大家共同的认知中,只有老家的祖屋才能胜任。
2012年二舅利用周末回家照料祖屋,发现老屋的后墙急需修补,买了砖计划修补,但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未动工。201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搞十个全覆盖的新农村建设工程,村里人都忙着翻盖新房。6月22日云氏家族的兄弟姐妹在西贝海鲜聚餐,得知老家已经开始大张旗鼓搞新农村建设,当天晚上,他们兄弟姐妹商量后决定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把父母留下的祖屋重建。
前期的准备工作用了大约一个月,由妈妈负责房屋的图纸设计,二舅和施工队具体接洽和安排,二舅和二姨负责在阿都赖配合施工队做各种服务工作,大舅这期间正好腰腿痛负责幕后工作,大姨远在呼市。7月21正式动工,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才基本完工。
在修建老屋的过程中,最应该感谢是我的二舅。从2012年开始二舅回家收拾老屋,才让老家的房子重新展开笑容。在这里,二舅辛勤耕作,不仅让自己的爱好有所归宿,也源源不断给我们送来了新鲜的蔬菜,更主要的是让兄弟姐妹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经常听母亲说,从姥爷他们那一辈到我母亲他们这一辈,兄弟姐妹一直很团结,这是家族的传统。良好的家风需要传承,只有家和才能保万事兴旺。所幸在祖屋重建过程中,家中长辈们传承姥爷他们那辈子的良好家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相互关心,遇到大事共同商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重建祖屋的目标。
房屋的设计理念象征着我们的家庭永远是个整体。祖屋承载着妈妈他们这一辈兄弟姐妹几十年的亲情厚意,是家族亲人相聚相依的一个场所,更是我们下一代孩子联络情感的所在,它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妈妈家族在那里永远的记忆,永存的痕迹。 愿我们这一代传承家族传统:天道酬勤,家道酬和,人道酬善,使这个大家庭永运兴旺发达。
2016年1月22日写于三省书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