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知乎文章,人可以极简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位答主讲述的,她一个人在香港工作的时光。
她每天早起跑步,上班,简单吃饭,下班回家看书。休息的时候一个人看展,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写毛笔字画工笔画。
这样的生活,她表示一点都不孤单。一个人做事效率比较高,特别安静,特别安全,完全没有打扰,做喜欢的事,心如止水,古井无波。
文中的她,摒弃了繁杂,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不仅不孤单,而且做事效率也高,因为她没有太多的事务分散注意力,她可以专注于一件事,专注于内心,反而心情是愉悦的。
看过这篇文章,反观自己的生活,我发现我的生活状态太需要断舍离了,不仅是物品,还有心境。
最近想把自己家的车库出租。其实早几年我就有想出租车库的想法,想把它作为一种投资,但是苦于车库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地方放,所以一直没有行动。
今年我终于下定决心,争得家人同意,决定出租,出租前我们需要把车库的物品腾出来。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才发觉,里面有太多没用的物品。
我家搬到这里居住已经有11年,11年的物品,再加上公公婆婆换新房子,原来房子中的物品,都在车库保存。
粗略的计算一下,所有的物品加起来能把五六平米的房间上下空间全部堆满。
大到孩子的推车,浴室柜,折叠桌,小到一根绳子,一个钉子,真是“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大部分已经在车库放了很久,却一次都没有用上过。
你存放的时候总在想,这个有用那个也需要,留着备用,其实你在用的时候,八成也都想不起来你有备用的,大都直接选择买新的,所以,这种“备用”的心态着实是没用。
每次看到空间被这样那样的东西装满,心情就很郁结。因为本身还是喜欢简洁清爽的空间状态,起码待着不压抑。
最近几年,随着自己认知的开阔,我也开始关注断舍离理念和极简主义,也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想通过实践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从源头,控制自己的欲望。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从行动,抛掉不需要的一切。(包括物品和生活)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从心态,改变心境寻求心灵净土。
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舍弃生活中多余的东西,让我们能集中精力追求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从舍弃开始,终点却是更有意义的人生。
目前,我虽做不到极简,但生活中时刻保持断舍离的理念,还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自己能舍弃生活中过多的物品、过多的社交、过多的信息、过多的兴趣爱好、过多的任务,从内心出发,时常向自己发问,问问自己什么是真正需要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一步步践行“断舍离”,最终达到极简主义的生活状态,让周围环境清爽的同时,心镜也能彻底地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