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塞拉特的传奇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以西不到50公里处,是一座海拔1236米的陡峭嶙峋的石山,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的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即“锯齿山”的意思)。在半山腰坐落着一座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本笃会修道院——蒙特塞拉特圣玛利亚修道院(Santa Maria de Montserrat Abbey)。这里很早以前就有许多隐士修行,据说880年的一个星期六晚上,当太阳落山时,几个放羊娃看见一道亮光从天而降,同时还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六,神迹接连复现。曼雷萨的主教闻讯探访,在一个岩洞中找到圣母的画像。主教下令将画像搬回曼雷萨,但它却太重而无法搬动。主教解释说圣母的意愿就是要留在此处,因此在原地修建了一个小礼拜堂以供奉圣母。此后,不断有朝圣者来到蒙特塞拉特,它成为与供奉圣雅各圣物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齐名的全欧洲基督徒趋之若鹜的圣地。
在1027年,一座小修道院在蒙特塞拉特修建起来。最初,它是本笃会里波尔(Ripoll)修道院的一个分支机构。由于名气和规模越来越大,蒙特塞拉特圣玛利亚修道院脱离了里波尔,在中世纪晚期成为加泰罗尼亚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它在加泰罗尼亚本笃会修道院中的地位相当于利摩日的圣马夏尔修道院和瑞士的圣加尔修道院。蒙特塞拉特最著名的圣像是一尊约在1200年树立起来的美丽的黑圣母(the Black Madonna)木刻雕像。在萨拉戈萨、瓜达卢普等地也有类似的黑圣母圣龛,这也是古代圣母崇拜的一种传统,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黑圣母和中世纪圣殿骑士团以及抹大拉的玛利亚也有很强的传统关联,蒙特塞拉特的黑圣母雕像中间就坐着黑色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蒙特塞拉特的另一传奇和圣杯有关,传说这里是存放圣杯的城堡。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还拥有一座图书馆、一所音乐学校和一个缮写室,生产出大量的原创抄本,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记谱法体系。修士们通常有很高的教育水平,他们还到其他文化中心去学习交流,例如蒙彼利埃和巴塞罗那,甚至远至巴黎和博洛尼亚。从12世纪起,蒙特塞拉特的一些著名教士来自加泰罗尼亚的贵族家庭,以贵族的名义参加在圣母祭坛前举行的弥撒。当时的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王国文化繁荣,王公贵族们是著名的艺术赞助人,他们雇佣了许多法国、弗兰德、日耳曼和意大利音乐家,在艺术风格上属于当时的“先锋派”新艺术(Ars Nova)。这些音乐家随加泰罗尼亚和阿拉贡王国的王公贵族来蒙特塞拉特朝拜圣母时,很可能和当地有文化的修士有所交流。
《红皮书》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在1811年拿破仑战争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多达几千卷的大量珍贵典籍和抄本也被付之一炬。然而,有一部抄本由于借给一位巴塞罗那学者研究使用而幸运地保存下来,这就是本文的主角——《蒙特塞拉特红皮书》(Llibre Vermell de Montserrat,以下简称《红皮书》)。
1844年,蒙特塞拉特修道院重新修复,这位学者的后人也把珍藏的抄本归还给了修道院。这部抄本用了一个由木头和红色天鹅绒制成的新封面,因此被称为《红皮书》。《红皮书》作为新的修道院图书馆的基石被编为目录第一号。
这部完成于1399年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抄本《红皮书》最初共有172张对开羊皮纸,其中35张后来丢失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布道、神学论著、修道院的特权、修道院所依赖的兄弟会的章程,以及蒙特塞拉特圣母代祷时所发生的奇迹的记述集。然而,最重要的是记录在第21到第27张对开纸上的10首献给圣母的歌曲,以供前来修道院朝拜圣母的朝圣者唱歌跳舞时使用。据说原来记录的歌曲总数更多(可能有14首),一部分已经丢失了。这10首歌曲的作者没有署名,现在也无法考证出来。
在第一和第二首歌曲中间,《红皮书》的抄写者给出了一段描述歌曲功用的详细明晰的指示:
“因为朝圣者,在教堂中为蒙特塞拉特的圣母守夜时,有时会有唱歌跳舞的欲望,甚至白天也想在教堂广场上(这里只能唱高尚和虔诚的歌曲)做这些事,所以写作出来一些合适的歌曲以供这种需求。应当以崇敬和谦逊的方式使用它们,以防打扰那些希望继续祈祷和进行宗教沉思的人们,顺便提及一下,在晚祷中每个人都应当虔诚地将自己奉献给祈祷和沉思。”
几页之后,他还建议:“蒙特塞拉特的朝圣者应以拘谨的方式说话,在去圣龛的路上、在圣龛前和回家的路上应避免轻浮的歌曲和猥亵的舞蹈。”
作为恪守本笃会规章的一员,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是清修的宗教场所。修士们要面对来自本地或邻近地区虔诚的信徒,还要接待大量从欧洲各地前来朝拜黑圣母的朝圣者。这一地区能够提供的食宿场所极其有限,修道院本身的房间仅供修士们和贵族男性成员使用。剩下的朝圣者不论性别、年龄和出身,都只能挤在教堂和院子里,在那里吃喝、休息、交谈、争论、化妆甚至唱歌跳舞,等待着接近著名的黑圣母圣像。他们个人习惯不同,语言口音各异,嘈杂地共处一处。为了禁止人们在院子里甚至在圣龛前进行各种无关宗教的歌舞活动,又不用驱离他们或在别处建造新的修道院,蒙特塞拉特的修士们组织歌舞活动来赞美圣母。他们保留了一定的流行曲调和节奏,提供卡农、叠句和应答部分,既容易唱,也容易记,还可以随之起舞。这些歌曲原先的世俗歌词被替换成赞美圣母玛利亚的诗文,即所谓的换词歌(contrafacta)。他们还增加了新的诗歌和音乐形式供礼拜仪式和准礼拜仪式使用。
宗教和世俗熔于一炉的音乐
《红皮书》中的音乐作品肯定不是一人所作,除了第一首《童贞女灿烂地照耀》(O Virgo Splendens)以一种素歌式的方块记谱法(可能代表一种特殊的早期本地风格)记录,其它作品直接与新艺术风格和记谱法有关联。有趣的是,在加泰罗尼亚懂这种作曲技术的本来只有宫廷作曲家,也许这些新艺术风格的作品就是这些宫廷音乐家创作的,也许是修道院的有学识的修士们和他们交流学会后写作的,也许是外出交流的修士们从巴黎和其它新艺术中心带回修道院的。特别是一些非常有个性的作品,既独特、高贵而简洁,又有时直接带有一种世俗的幼稚感,非常接近民歌。这些歌曲体裁多样,包括5首维勒莱(virelai)、3首歌曲、1首经文歌和1首叙事歌(ballad)。既然这些歌曲抄录中《红皮书》中,它们应该已经在朝圣者中非常流行。其中三首,《让我们一起歌唱》(Cuncti Simus Concanentes),《七喜乐》(Los Set Gotxs)和《我们奔向死亡》(Ad Mortem Festinamus),用红色墨水清楚地指出它们是有意作为舞蹈歌曲的(ad trepudium rotundum a ball redon是指一种围成一圈跳的舞蹈)。《七喜乐》和《欢乐之城的女皇/出于怜悯的童贞女》(Imperayritz de la ciutat joyosa/Verges ses par misericordiosa)的歌词用的是加泰罗尼亚语或法国南方的奥克语(它们在当时是孪生关系),其它作品均为拉丁语。
下面大致解读一下这10首歌曲。
第一首歌曲《童贞女灿烂地照耀》描述了朝圣者在前往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朝圣路上的情形。它分为三个部分:先是一段单旋律音乐,它看起来像一段礼拜仪式用的圣咏,实际上作曲技术很丰富;然后是它的器乐版本,最后是一段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
第二首《闪亮的星星照耀》(Stella Splendens)是一首二声部维勒莱/舞蹈歌曲,它也描述了朝圣者和他(她)们的不同出身、职业和年龄段。旋律是在高声部,但是低声部和它有几次交叉,最后的终止式也高于旋律声部。两个声部使用相同的歌词,歌词结构明显受到法国新艺术的影响。
第三首《让我们赞美童贞女》(Laudemus Virginem)和第四首《闪耀的君主》(Splendens Ceptigera)都是使用三声部循环卡农的歌曲,给人一种类似催眠咒语的感觉。标题中的“caça”,显示出它们和狩猎曲(法语chasse,意大利语caccia,新艺术时期两个声部互相以严格卡农的方式追逐的一种体裁)有关。
第五首叙事歌/舞蹈歌曲《七喜乐》是现存最早的加泰罗尼亚语歌曲,歌词来自一首关于“圣母七喜乐”的流行的叙事诗。叙事者在第一段介绍自己,然后讲述耶稣诞生、三王来拜、耶稣复活、圣灵降临、圣母升天,最后为一段对圣母的祷告,请求她接受我们的赎罪,从今起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六首《让我们一起歌唱》也是一首维勒莱,歌词是关于加百列向圣母玛利亚报喜。朝圣者可以一起唱这首歌。
第七首《女王围绕》(Polorum Regina)也是一首维勒莱/舞蹈歌曲,即前面提到的圆圈舞。风格上类似圣玛利亚的坎蒂加(Cantigas de Santa Maria),直到17世纪还被当作民歌曲调来使用。
第八首《玛利亚,童贞女母亲》(Mariam, Matrem Virginem)是一首美丽的三声部维勒莱。旋律声部有歌词,而两个伴奏声部没有歌词。它的内容是赞美圣母和耶稣,具有明显的新艺术风格。这首复杂的歌曲最有可能需要音乐训练基础深厚的修士们演唱。
第九首《欢乐之城的女皇/出于怜悯的童贞女》是一首二声部加泰罗尼亚语/拉丁语双语经文歌,也属于新艺术风格,很可能是修士们从阿拉贡宫廷引进的,皇家曲目里有它的单声部版本。
最后一首是维勒莱《我们奔向死亡》,这是一首有记载的最早的死之舞(danse macabre),叙述了一个人在临终前的后悔和乞求原谅。在抄本中,最后一段连祷式的歌词被一副尸体图片所截断,一般假设朝圣者和修士们一起演唱。这首歌的歌词严肃,曲调却欢乐得很荒谬。
录音精选
《红皮书》也许是最为流行的中世纪音乐,迄今为止,包括全部10首作品的录音版本有27种,不完全的录音专辑多达上百种。下面仅选择介绍最有影响力的几种。
Thomas Binkley是中世纪古乐的老一辈诠释者,他建立的古代音乐工作室(Studio der frühen Musik)是最早录制《红皮书》的古乐团,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这张1966年录制的名为《约1300年的世俗音乐》的专辑(Teldec "Das Alte Werk" 3984-21709-2,1998,CD版),虽然录制了《红皮书》全曲,但是总时长只有12分多钟。每首曲子只是按照谱面演唱一次,没有器乐的插部和叠句重复。乐团的乐器都是他们自己根据图像学仿制的,Binkley一人演奏多种乐器。演唱风格非常朴素,率真,充满活力。
1978年,Jordi Savall和“晚星二十”乐团(Hespèrion XX)录制了他们的第一个版本(EMI "Reflexe" CDM 7 63071 2,1989,CD版)。这张专辑演奏时间近一小时,第一首歌曲《童贞女灿烂地照耀》在最后又演唱了一遍。Savall已故的妻子,著名女高音歌唱家Montserrat Figueras担任主唱,她的嗓音亲切温暖,给人一种圣母般的关怀感。专辑中的器乐演奏非常出彩,特别是打击乐的鼓点让人忍不住跟着翩翩起舞。
Philip Pickett领导的新伦敦康索特乐团(New London Consort)的版本(L'Oiseau Lyre "Florilegium" 433 186-2,1992)使用的伴奏乐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主唱Catherine Bott嗓音清透婉转,合唱团气势如虹,真的好像一大群朝圣者在欢唱赞美圣母。
《蒙特塞拉特红皮书》幸运地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而留存下来,是反映中世纪基督教圣母朝圣之旅的一件珍品,在历史、宗教、文化和音乐上都留有一笔浓墨重彩。它那熔宗教虔敬和世俗欢乐于一炉的美妙音乐一直回响在我们现代人的耳畔。
(原载于三联《爱乐》杂志2019年第6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