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简史》共读第11天

《中国哲学简史》共读第11天

作者: TA76喜凤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8-11 18:59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中国佛学”和“佛学在中国”的含义是不同的。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例如唐代玄奘法师由印度介绍到中国的法相宗,可以称之为“佛学在中国”。它们在中国的影响仅限于某个圈子里,并仅限于某个时期。它们没有试图去接触中国思想界,因此,对中国人的思想发展也没有产生任何作用。“中国佛学”则是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接触后的发。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不修之修乃是一种修持,正如“不知之知”仍是一种知一样。“不知之知”并非人本来的“无知”,修持得来的自然与人天生的自然也是不同的。人本来的无知和自然是一种天赋,而“不知之知”和“不修之修”则是内心修持的结果。

起源,按照传统的说法是:释迦所传授的佛法,除见诸佛经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释迎只传授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又传授给一个弟子。这样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世,到菩提达摩(Bodhidharma)。菩提达摩于南朝宋末——公元五二〇至五二六年间到中国,成为禅宗在中国的始祖。

因此,不修之修乃是一种修持,正如“不知之知”仍是一种知一样。“不知之知”并非人本来的“无知”,修持得来的自然与人天生的自然也是不同的。人本来的无知和自然是一种天赋,而“不知之知”和“不修之修”则是内心修持的结果

顿悟

按佛家的看法,人的修行,不论多久,就其性质说,都只是心灵的准备。要想成佛,必须经历如上章所说的顿悟,这是一种类似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人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心经验,才可以成佛。

2.自我感悟:

顿悟开光,都得从内心开始悬崖峭壁上开始变……才会有外在看到的样子!

相关文章

  • 知行格第145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5日 日阅读:读《周恩来传》、《中国哲学简史下》、《中国哲学简史补二集》等,阅读3小...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知行格第146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6日 日阅读:读完《周恩来传》,读《中国哲学逝大纲》、《中国哲学简史补二集》等,阅读...

  • 《中国哲学简史》2--中国哲学的背景

    书籍来源:《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第...

  • 2018年8月28日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书对中国文化和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想要了...

  • 知行格第147日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47日 日阅读:读《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下》等,阅读2小时半左右。 日锻炼...

  • 中国没有哲学家吗

    本周共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这是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先生写的一本小书,算得上是一本中国哲学的科...

  • “知命”而无忧

    “知命”而无忧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正在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先生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古今中外...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 看文字太累了,点我打开好听。 内容简介 :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享誉中外、具有...

  • 用脑图来读《中国哲学简史》(10)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全记录: 《中国哲学简史》(第1-3章):https://ww...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共读第1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v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