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alization,很显然,是一个自造词。
Tag,标签。
Tagalization:标签化。
动词可以用Tagalize:给某个对象贴上标签。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回味周五晚上的简书聚会。
在简叔大人离开后,Yihan酱提到了这个话题,当时语之匆匆言之浅,今天在公司加班的当口就突然从记忆的泳池里撩了出来,打算稍微谈谈。
------
人们都很喜欢给事物打上一个标签,比如:对的和错的,正义的和邪恶的,甚至于,好的和坏的(我没有冒犯你的意思哦Yihan酱!你要相信我!)。
为什么喜欢给事物加上标签呢?因为这样便于分类和管理,便于搜寻和记忆。
我之前设计过一个小系统,里面计算两本书的“相近程度”时,就看这两本书所有的TagList的重叠度有多高。TagList越是重合的,这两本书也就越“近”,从而可以是相关读物。
这种方式总是很有用的,也总是有Bug的。
我一直相信,我只要给出足够详细的TagList,那么上述Bug总会被消除,我总能按照这个方法找到两本书之间的距离。
现代很多搜索引擎或者推荐系统,都是用类似的方法——而我的方法是我高中给自己的下载书做一个网页浏览界面的时候想到的。
但,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极端错误的。
在最近的两篇文章里,我提到了这么一句会惹恼很多人的原理:任何划界问题总是虚无的。
哲学家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划界——他们在我看来就是试图在一个红色到绿色的连续色谱上指出一个点,然后宣称这个点的左面就是红色,而右面就是绿色——可是,上帝啊,这是连续谱啊,什么叫连续谱啊!
Tagalization就是这么一种划界法。
它给一个对象贴上可数个标签,将其在一个可数维(或者至多是可数无穷维)时空中做一个定位,但却忽略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性质是不可能给出准确的标签化描述的,因为它很可能就在红色到绿色的渐变带上,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绿色,而是某种过渡的颜色。
所以,Tagalization的做法总是不可能达到我所期望的目的的——它不可能真正帮我解决“这两本书之间有多相似”的问题,除非我看完了这两本书,然后就有了更详细具体的感受——但这种感受都不是一枚或者几枚标签可以涵盖的。
------
当然,Yihan酱的观点并不是我上一部分中所说的那么数理化——哦,上帝啊,难怪我没有女朋友!
将一个人贴上一枚或者几枚标签,这样的做法总是显得过于武断而片面的,有时候也是静态的。
人是多样的,多彩的,多姿的(喂喂喂,我不是说姿势!),不可能用几枚标签就将他/她的全部都涵盖。而Tagalization之后,我们就会以那些标签所索引,来强化我们对某人的印象,从而将其形象在心中定形定格——这是不公平的!
更头疼的是,利用Tagalization的结构,让同Tag的人处于同一个社团中交流,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有点点奇怪——哦,我并不是说简书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站在运营的角度,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我很能理解——但,站在Yihan酱和我自己别的一些人格的立场来说,我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我是程序员,为何一定要和程序员交流呢?你看,我大多数时候都在干和程序无关的事情,虽然我的职业的确是程序员。
我并不希望有人根据给我贴的Tag来将我放在他所认为的和我是同类的人里面,让我们产生化学反应,我更喜欢也更希望的是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接触和学习新鲜的东西,而不是在某些自己已经有一定积累的领域里继续——虽然,程序员和别的技能性行业的确是很需要同圈交流的,这样技术才会精进。
关键就是:我并不希望因为我是写诗的,就一直和写诗的呆在一起;我是写代码的,就一直和写代码的呆在一起;我是写段子的,就一直和写段子的呆在一起。
我希望的是,和更多和真实的我一样的多姿多彩的人呆在一起,感受那些全新的不同的东西,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有意思——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某个Tag也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
最后说一下:这是借简书各种QQ社交群的当口说一下这个很普遍的Tagalization的事儿,并不是针对简书或者简叔,两位大人不要封我号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