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家乡,它没有城市的喧闹繁华,却以一条骡马古道而名闻名。天子渡口,古塞骡马,每次看到这条古骡马栈道,我就想起了我那可敬可亲的爷爷,想起他时常闲着没事时,给我讲起了骡马古道的故事。

骡马店位于汉江北岸,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昔日的繁华。在经历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靠着水路运输,靠着骡马,实现货物流通。大批的商队,过了渡口,牵着骡马,一连就是几十里,看不到头,也瞧不见尾,久而久之商队为了方便取名骡马店。时代虽然过去了,依然磨灭不了古驿道的痕迹,一条幽深的小道,弯弯曲曲,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听爷爷说呀,他曾经还在古道的岸边当过纤夫呢,由于商船承载着满船的货物,再加上水流特别的平缓,光靠水流的动力是很难渡江的,就出现了纤夫,人力拉船,帮忙渡江。这让我想起了《伏加尔河的纤夫》那壮丽的场面,心疼爷爷当年拉纤时的无奈。这并不是讽刺什么,而是一代人的生活所迫。沿途商贩的叫卖声,纤夫悠远的号子声,交汇在一起,显得格外的热闹繁华。已经不记得哪位皇帝来过这里了,看到这片繁荣的景象,就提笔写下了,秦楚汉尾通骡马,一日看尽长安花。从这里到古都西安走水道也就几天的路程,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显得多么的重要。这条黄金水道的古渡口,它的繁华陨落在涛涛的古汉水了。时光虽然带走了古道上咸涩的艰辛,可沿途的荆棘和砾石,还有千年前的野花,依然站在哪里守望着每一个日出和日落。古道拴马石上还留有缰绳的勒痕,磨损的时光依然依然静寂的停留在这里,像是记录下这里人来人往留下的一篇繁华。

一个地方的繁华不仅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古色古香的骡马古道为我的家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历史的长河终究被涛涛汉水所淹没,它却改变不了一个地方长时间储藏的人文情怀。一条条宽敞的马路掩埋了昔日古道,却掩盖不了古道驿站人们留下的美味佳肴和那满巷子的酒香。时光境迁,舌尖上的的文明得以传承。
经很久没有回家了,每天吃着外卖,粗茶淡饭没有一点胃口。我想起了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站在村口,垫着脚,望着远处的班车。我也时不时的探出头,老远就能看到妈妈那焦急的脸。一下车我一个箭步跑到妈妈身边,深情的拥抱。妈妈笑着说,路上走了这么久,一定饿了吧,走.我已经做好了饭。回到家,老远就闻到了浓浓的肉香味,我揭开锅盖,看到的是红薯粉炒瘦肉,香椿炒鸡蛋,排骨藕汤,还有凉拌魔芋。当然这些都是我爱吃的,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妈妈亲手做的,纯天然绿色美味。这不仅仅是一桌子菜,更是包涵了母亲浓浓的爱。这时爸爸从里屋走出来,什么也不说,嘴里笑眯眯的,手上提了一把铜酒壶,酒的香味早已弥漫了整个屋子。爸,这是甘蔗酒吗?父亲点点头,早已迫不及待,我接过酒壶,慢慢的呡了一口,酒味很浓,清纯泔烈。在外面工作一般都不喝酒,可回到家,怎么能抵的住,肉香和美酒呢。就这样,我和爸爸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一壶酒。虽然没有尽兴,可我早已不胜酒力了,满脸通红。自家酿的烧酒自然和市面卖的白酒不一样,它入口甘甜,回味悠长。吃着妈妈做的饭,喝着爸爸酿的酒,心里依然感慨,有一天我能回到家乡跟妈妈一起学做菜,和爸爸一起学酿酒。毕竟爸妈都老了,古老的骡马美食,和酿酒文化还是需要我们下一代人的传承。虽然爸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村,但是他们却传承了古道美食手工做法,和酿酒传统工艺,难道不值得让人肃然起敬吗?在这里不仅仅是我爸妈,更多的骡马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铸就了它独有的文明。正是这普通的骡马人谱写了一代又一代的骡马盛歌,使得骡马文化绵延千年,经久不衰。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水上架死了一道天堑,连接南北,我们从此告别了古道渡口。当轮渡缓缓离去的那一刻,心里充满了不舍。以前回家,或者出门打工,都要经过渡口。包括整个小镇的整个经济命脉,对外联系,都是通过这艘年代久远的轮渡,来回渡来渡去。时常抱怨什么时候有一座桥啊,当这个愿望真的实现的时候,内心深处依然留恋着这个古渡口。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我依稀的记得,每次到了渡口,都会给妈妈打个电话,妈,我到渡口了,我回来了。无论走多远,只要到了渡口,就等于到家了。当这个渡口不在了,心中的家没有了,难免让人睹物思情,乐及而悲。

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正是这样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古镇,让我每次离家都多看它几眼。古老骡马文明为它增添了几分神气,得以传承的美食和酒文化,使得这片烟火穿过时空,依然唇齿留香。
作者简介:一个身在武汉普通的打工人,从事着餐饮行业。一个热爱文学写作的业余爱好者,曾多次获得过校优秀作品奖,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