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我觉得是最近看到的推荐得比较多的作家,连同他的作品一起在我这儿混了个眼熟。之前还比较好奇地读了他的《面纱》,读了三章不到就放弃了,肯定了他不是我喜欢的作者类型,并决定不会看他其它的书。
《月亮和六便士》在我不知道毛姆以前就知道了这本书,但从来没有打算看,因为简介就把我劝退。什么?抛妻弃子?这么人品低劣的人下意识就让人产生生理性厌恶,看书的心情都要不好了。
当我在英语学习软件上看到了这本小说的朗读版,点开收听时,我完全没有把它当成一本小说来阅读,没有那种为了阅读小说而需要的愉悦感,就是很严肃的学习,可能还加一点点好奇心。
不得不说,吸引我听完朗读版的,主要并不是故事,而是朗读者惟妙惟肖的演绎,他一人分饰书中所有出场的角色,不论男女老少,身份国籍,都让听的人能从他的声音中想像出说话人的阶级、文化水平和当前的情态,这是我在听中文小说有声朗读里从未有过的体验,我觉得非常的神奇而且新奇,为他的技艺水平连连赞叹。
朗读版的开头几章是有原文附带翻译的,但后面,因为我没有买会员,所以就只有原文没有翻译了,但我觉得问题不大,并不是因为我都看得懂,其实我有一半的单词都不认识,好多都是第一次见,不是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而且小说里还夹杂着法文,应该是因为毛姆是在巴黎出生的关系。我估计作者毛姆的文学素养挺高,很多用词在普通读物里并不常见,包括我之前读过的其它原版英语小说。但这并不妨碍我听懂小说情节,因为余下的一半能看懂的英文和朗读者绘声绘色的表演,补足了看不懂的部分。
以前在学英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看原版小说不要查字典,看不懂的单词就跳过去,试着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但看到一个不懂的字不去查字典对我来说有点困难,看到一次不查,看到两次不查,到了第三次忍无可忍,还是得查,然后阅读被打断,每次花的时间看着挺长,但实际看了的章节却不多,到最后因为很不耐烦查字典,所以索性书也不看了。
听朗读就没这种纠结了,读的人不会停下来等你,一行一行地径直读过去了,因为想要听他的声音,所以对细节反而没这么在意,不想停下来一个一个查字典,虽然会缺失点信息,但大概意思还是听懂加看懂了。所以每天花十几、二十分钟,朗读版没多久就听完了。
听完这本书后,我改变了之前对它片面的看法,算是个挺与众不同的小说吧,因为主角是个异类,不能用普世的观点来看待他的行为、评价他的做法,一般人根本不能理解吧。
为了要画画而抛妻弃子,这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他妻子在被抛弃和让他画画两选一的情况下,肯定是会让他画画的,没必要离开家庭。但现实中我也见过这样的外国人,打网球的瓦林卡,据说为了打好网球和他老婆离婚了。
如果这还能找到现实中的例子的话,故事最后,男主角因病而亡,在死之前完成了史诗般的巨著,但在遗言里却让另娶的妻子在他死后把它付之一炬,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不在乎贫寒的生活只为了画画,最后却不想让世人看到他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感觉他只是想让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置之,包括他自己,仿佛是一种不屑,凡人不配得到我的作品,连看也不能看。
所以我想这种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才使他的作品成为了传奇。而小说一个疯狂欣赏他才能的画商,就算被他撬了墙角也没对他产生一丝怨怼,甚至还想继续接济他,这是故事里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桥段之二。
小说里还有一些主角对女人一针见血的评价也成为了小说里的名句,虽然整本书对女人们着墨不太多,但还是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上观点仅是听书后的感想,理解可能并不准确,看完书的小伙伴可能又是另一个看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