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
《心灵捕手》1997年在美国上映,故事讲述了有着非凡数学天赋的少年威尔,因为打架以及被法官喻为“不可想象”的累累前科而面临严厉的处罚。这名以清洁工身份混迹于麻省理工学院和街头、酒吧的少年,正是数学教授兰博苦苦找寻的人。
教室外墙黑板上的高难度数学公式,就是威尔在打扫卫生时轻易解决了的。兰博教授以培养数学天才加心理辅导的条件,换来了威尔的保释批准。然而一个问题少年的内心世界才由此艰难的揭开一角。
谁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先后击退了五名心理学家的初诊接待,因为他总是在头天晚上将这些大咖的著作全部通读,知己知彼,挥洒自如。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酒吧,以精确到页数的历史课本记忆回击了该校的高材生,赢得美女青睐。又为了成功约会,将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的有机化学轻易破解。
无奈之下,兰博教授最后不情愿的请来了素有间隙的大学同学桑恩。岂料第一次的接触,桑恩就败下阵来,几乎使他要放弃对威尔的治疗。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接触时桑恩大段的解释,以及第三次接触两人全时段的沉默不语。这其实都是“共情”的生动运用,绝非简单的换位思考或者停留在口头的理解。就犹如桑恩所说,“你没有经历过战争,也许你能想象到硝烟纷飞的场景,都是你绝不会有战友在你怀里闭上眼睛的感受”。
谁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正是有着这样的共情和陪伴,威尔逐渐打开了心扉。从小生长于单亲家庭,常常遭受继父殴打,辗转游荡于几个寄宿家庭。暴力行为和超高智力碾压式的展示是他人际交往中的不变模式,拒绝施舍和同情,甚至帮助。当女友让他一起去外地求学,可以吃穿不愁时,威尔用刺猬般的反映,以绝情的言行再一次将自己包裹起来,然后逃之夭夭了。
在威尔坚硬的外壳下,是他童年时爱的缺失和家庭暴力的伤害,无法相信和建立亲密关系,不断的以自己的高光表现和别人保持距离,使得自己内心获得些许的安全感。相比于威尔继父的皮带、棒球棍,其实我们周围的许多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父母陪伴和教育的缺失是更具威力的“冷暴力”。
谁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仅是个例,他所具备的天赋和能力可以说是万里无一,是电影凸显矛盾所设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父母爱和规则给予的孩子们,很可能因内心的缺失而外化为一些出格的行为,比如说盗窃、破坏或者群体性的盲从。这些都是我们从一个个鲜活的个案中不难看到的。简单的社会调查、不完善的社区矫正也许都只是艰难的开始,至于效果,我们悲哀的发现,再次犯罪或者仍然在边缘徘徊的居然不是少数。
影片真正的高潮是兰博和桑恩之间矛盾的正面爆发,兰博急于让桑恩出具心理辅导评估意见,以让他的少年天才及时摆脱诉累,服务于高端数学研究。而桑恩秉持心理咨询的设置,说需要继续的观察和治疗。两人撕破脸皮,互揭老底,毫不留情,这一幕恰好被威尔听到。
谁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之前的共情和此刻的信任完美叠加,桑恩拿着威尔的前科记录,与他终于直面的内心最深的痛楚。桑恩以平和而坚定的口气连说了十句:“这不是你的错”,终于彻底化解了威尔的全部防御,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桑恩哇哇大哭。
每当我看到这里,我总是在想,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合适的人有合适的契机为那些走上迷途的青少年们轻轻地说:“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