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ilei
生命是脆弱的,经不起一碰!
01
高中有一次月考,当时刚刚发下卷子,本来安静的环境突然有人来哭丧,嗯额,真的是来哭丧。一个妈妈跑过来,歇斯底里,所有老师都拦不住,只能尽量将她拦在教室门外。
想来她就是那个孩子的妈妈,就在前几天的课间操,一个同学突然晕倒,就再也没有起来。世事无常,来不及感叹,只能只能假装心无旁骛地写着卷子,因为高考的这座大山还在。
图片来自网络后来学了医才知道,猝死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医生很多时候也都无能无力,经常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安慰。所以,预防远远比治疗更重要。记住,永远不要太逞强难为你的心脏,尤其是它本身就有病的时候。
为什么好好一个青少年在课间操跑步的时候突然就不在了呢?我不知道我那个高中同学具体情况怎样,但是青少年和运动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我是知道的,那就是肥厚型心肌病。
02
据流行病的统计,心脏猝死的病因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35岁以下主要是因为肥厚型心肌病,35岁以上则主要是因为冠心病(俗称的心绞痛)。
Different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 competitive athletes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典型的遗传性心肌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心肌肥厚,大体解剖主要为左心室肥厚,尤其是室间隔肥厚,部分患者的肥厚部位不典型,可以是左心室靠近心尖部位。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心脏的基本结构:
- 心脏就像是一个房子,里面一共有四间房:两个心房(左心房和右心房),两个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
-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是一堵“墙”,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也是被一堵“墙”隔开的,这两堵墙分别叫做房间隔与室间隔。
- 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一个“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也有一个“门”,这个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瓣膜,可以开放和关闭。
全身的血液通过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通过“门(瓣膜)”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把血液打到肺里面去与氧气结合。含有大量氧气的血回流到左心房,然后通过“门(瓣膜)”进入左心室,左心室把血液再打到全身各处。
血液循环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室间隔的肥厚:
- 首先,室间隔肥厚体积就大,就会导致心室腔变小,一次性装不了那么多血;
- 其次,左心室的血是通过主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而主动脉又恰好在室间隔附近,室间隔肥厚会压迫主动脉,导致管腔阻塞狭窄,血很打出去。
就好比是下水管道阻塞,污水淤积在水池里,流的很慢很慢。肥厚型心肌病也是一样,下水管道堵了(室间隔肥厚挤压,主动脉阻塞狭窄),污水(含有氧气的血液)就淤积在水池(左心室)里,血液通过主动脉流出的很慢,并且量不多。
如果通过主动脉流出的血少了,全身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缺血缺氧。大脑对缺氧缺氧是很敏感的,所以患者很容易晕厥。这个病的术后差异很大,室间隔肥厚的不明显,症状就很轻,寿命和正常人差不多;如果室间隔肥厚很严重,就是导致心衰或者心律失常。
03
在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中,安静时症状不明显,运动时明显。因为运动的时候心跳要加快,心肌收缩力要更强,全身各处需要更多的氧气,但是你的心脏做不到啊,这种矛盾就很尖锐。它拼命地想很大力很快地把血打出去,但是血管很挤很窄,自己累个半死不说还没啥效果。
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然后就罢工晕倒了;心脏累到崩溃,然后就心衰或者发疯心律失常了。结果就是,这个人突然猝死。所以说,最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乏力,天天说自己没劲并且一运动就喘。
如果你有上述正常症状并且很年轻,最好去医院做做检查。如果有如下的情况,你就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了,一定要时刻注意:
- 不明原因晕厥史;
- 家族猝死史(年龄 < 35岁);
- 心脏B超:左室壁厚度 > 30 mm;
- 晕厥并记录到室颤或持续性室速;
- 心电图/心电监护/长程心电图:非持续性室速;
- 运动时异常血压反应(收缩压升高 < 20 mmHg)。
所以说,运动的好处多多但却有大前提。如果你有基础的心脏疾病,只会加速你与死神的突然问候!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