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换个角度读《论语》--三十而立

换个角度读《论语》--三十而立

作者: 6571aff74d62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0:18 被阅读22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照孔子的说法,他的成长过程从15岁开始,到70岁的时候,达到的境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社会是一个系统,人自身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实现了人与社会系统的有效对接,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匹配。孔子在《论语》第一篇中提到“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是君子的修炼法则。君子不是官衔,不代表财富,只代表了一种人的境界。孔子终其一生所做的,都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所以才有“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在于人生的自我实现。任何一种可以被称为信仰的东西,实际都是不能物化的一种感受,也是对自然法则的一种追求。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检测的标准,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另一方面,要“自强不息”,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的境界,不是功名利禄,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不断地“就有道而正焉”,同时还要“过则勿惮改”。孔子只是提到了“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什么原因促使孔子“志于学”的,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据,但是,孔子显然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否则,以孔子并不算成功的从政之路,孔子其实很难成为别人的老师。孔子可能并不需要通过劳动维持生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满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所以,做人的境界才有所提升。孔子显然也经历了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空间的过程,否则也不会有“三十而立”。

    立从大从一,是直立的意思。“三十而立”多半是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显然是摆脱某种依赖。“三十而立”在后世已经被固化为了成家立业,在现代社会,更被用于买房、结婚、生子。“三十而立”是人生进阶的一种门槛,其核心是摆脱了依赖。

    惑从或从心,原本是心不齐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立”和“不惑”,在后世更多被当做了一种年龄的标志。所以,三十岁以前,年轻人被逼婚,四十岁后,人们往往开始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首先,是建立在志于学的基础上的,其次,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过则不惮改”的做事基础上,逐渐进阶的结果。没有生存的独立,没有对“有道”追求,三十未必能“立”,四十未必“不惑”,更不要说“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不断进阶的过程,随着自身能力提高、经验丰富,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才能逐步完善,以孔子的修行,到50岁才知天命,普通人恐怕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其实,“知天命”不过是在我们对社会和自我认知日趋完善的结果。这种结果,显然也是干出来的结果,而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能够获得的一种能力。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对其自身成长过程的描述。而这种成长过程是遵循“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信仰,一步一步成长的结果。“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人在不同阶段的状态,这些状态是修炼的结果,而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得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个角度读《论语》--三十而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s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