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小坐,很是随意,她在看着手机,我在随意翻着手边的一本书。
“我想和你聊聊孩子”她忽然说,好像是整理了一会。
我合起书,手托腮转向她,双眼注视着她,示意“我准备好了,说吧。”
听着有些微锁双眉的她的述说,事情在我们面前摊开:原来孩子最近在学校出现了说脏话的现象,老师管教过也和家长反应过。她在家中也问过孩子,孩子只回复她“好玩”。几次三番后,终于有家长找上门来,要求她好好管教自家孩子。
她很无奈的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也很烦,都跟老师说了任罚,任骂,只要管教好就可以,但老师没罚也没骂,每次教育后一样的会把情况反馈给她。
拍着她的肩,告诉她“辛苦了,养孩子之后才发现生孩子那几个小时的阵痛和折腾都不算事。”
她被逗笑了。
跟她确认有没有和孩子好好聊过这件事情,她觉得孩子还太小,才小学3年级,问什么就说好玩啊,教育一通后就说“我以后不了”,但其实转头还继续那样。
“作为家长的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因为要面临学校老师给的压力,同学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质疑和评判,管教孩子失败的无力和自我否定,这些都是让你不舒服的地方。是不是还有对自家完美宝贝幻想的打破,期待落空的失望啊,再夹杂点小气愤小指责。甚至连老公的不作为也要记上了一笔啊,晚上见他回家都要气不顺吧。”
“你怎么知道?我都要记住在一起时爷爷奶奶的惯和宠的账了。想想谁都可气,没有友军,全是敌军还有猪队友。”
她喝了口水继续道,“你说我能怎么办,怎么别人家孩子都那么乖!”
“佛经里说解脱,叫人不生烦恼,莫要惆怅,万般随缘。别激动,咱缓缓。”我玩笑道。
“我为女子,纵修行一世,亦无有如山如河的风度。我就是要气,要骂人,要翻旧账,要打孩子,要……”她白眼我。
“哈哈哈,好啊,今天孩子接回家就骂他,揍他,而且要揍出仪式感。等孩子爸爸到家,然后叫上爷爷奶奶一起。“观众”到齐后客厅沙发排排坐。约法三章:期间不许说话,不许移动,且3人不许互相交流,只能听着看着。然后你就开始你的打骂:就问他为什么要骂人,为什么说下次不了还继续骂,为什么让老师一直找家长而且只找妈妈,为什么屡教不改让妈妈在家长群被其他家长@,为什么当初爷爷奶奶宠你惯你的时候你不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你如此的,为什么妈妈心理觉得你是我的完美宝贝谁要也不换,你却有这么多不完美且让人生气的地方。你怎么就不能学学好呢。“
我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看她,眼神询问着“我还继续吗?”
她带着嗔怪的眼神,笑着让我闭嘴。她好像明白我想让她看到什么了。她回应我说这画面想想就很可笑,但也很无奈,好像一个无能力的她在向全家人倾诉和求助,明明虚弱无力却还强装无辜来指责所有的人然自己舒服一点,看看这都是你们的错……
陪她沉默了好一会。
我问:“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她回:“不用了。”
她想好好想想今天回家后怎么和孩子聊聊,不打骂不说教。我说可以试试允许自己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担心、失望、期待还有面子……那些都试着跟孩子说说。
她瞪大了眼镜看着我,像是不可思议也像是怀疑可以那样吗?
我只能摊开双手表示不知道,我也很好奇。静等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