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

作者: 槐花正妍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19:33 被阅读365次
赶会

适逢邻村庙会,相约两三个同事去赶会,所见所闻,颇有感慨,遂用笔捕捉下这瞬间的灵感,与大家分享

如今的庙会,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吃、喝、玩、乐”。

先说吃喝,虽然说当今社会人们不愁吃穿,但是话又说回来,作为人的生存之本,无论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一日三餐是谁都免不了的。谁要是唱高调说,“吃吗,无所谓的事情”。那一定会被网友怼的无地自容。这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是永恒的主题,况且是舌尖上的中国老百姓呢?于是,但凡过庙会,村民就会呼朋唤友回家赶会,实则是喝酒吃肉,今日我家,明日你家,喝他个酣畅淋漓。

赶会

到集会上一看,有三分之一的摊位是卖饭的,有长子炒饼、壶关羊汤、潞城驴肉甩饼,荫城猪汤,还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围绕着一个主题“吃”,生出了诸多花样,形成了独特的吃喝文化,满足人类味蕾不断提升的要求。

赶会

再说玩乐,集会上另有三分之一的摊位是冲着小朋友来的,像那种简装的旋转木马,蹦蹦床、充气蹦床,各种电玩,还有射击游戏等等,那些商贩对着孩子们吆喝着“小朋友,玩玩吧”“便宜了,才五元钱一次”。专门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小孩子见了,就撅着屁股不走了,大人拗不过只得掏腰包买单。可是刚进去没几分钟那黑心小贩就停转了,得得得,这五元钱就这样没了,人们也没有功夫 因为五元钱去跟他计较。然后继续往前走,又碰一新鲜玩意儿,孩子再玩,家长又掏钱,就这样今天的你我一直重复这昨天的故事。那小商贩也赚得盆满钵满,大家皆大欢喜。

赶会

剩下的三分之一摊位,只是被那些三元店、五元店。还有卖杂货的、商店关门挥泪大甩卖的商品、衣帽鞋类的、卖花的、买小动物的诸如此类的零杂小店充斥。

赶会人不少,东西也是琳琅满目,但是看热闹的人多,找吃喝的人多,买东西的人却没有几个。因为当今社会网络电商的冲击,以及人们购物观念的改变,线下的生意就有点寒碜了,毕竟集会上的东西质量不敢恭维哦。不禁感慨社会变化之快。这就是今天庙会的状况。

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年前。我小的时候,那是个淳朴的年代,想起了那时候的庙会,那是正真的庙会,真正的交易的集市。

那时候赶会绝对是一年中村子里面的头等大事,但凡哪个村有庙会都是按照顺序排好了的,到了那天,人们必邀约亲朋好友到家中赶会。

到了亲戚朋友家里,吃饭喝酒那是必须的,但那不是主要的事情,赶会才是真正的目的。即便是男人不想逛街买东西,也是为着那三天的大戏来的。那时候的社会没有现在这样科技发达,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卡拉OK之类的娱乐工具,那三天的大戏绝对是不可错过的消遣的好机会。那时候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部分靠步行去赶会,稍微家境不错的会有辆自行车,去七八里外的亲戚家去赶会,晚上要住下来才能好好的赶会看戏,过足了戏瘾。

女人会三五成群到会上赶会,那可不是休闲逛街,主要的事情是为了扯那么几米布料,因为集会上的东西毕竟便宜吗。一是为了全家人准备过年时候的新衣服,二是要弄几床新被里被面。那个时候我们穿的衣服没有现成的卖,都是在集市上买合适的布料,再找村里的裁缝师傅做成全家人穿的新衣服,一年中就等过年时候做一身新衣服。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所有人穿出来的衣服都几乎是一样的颜色和样式。还有,我最印象深的就是妈妈给我买的塑料凉鞋,两块钱一双,不透气,穿在脚上出脚汗,会臭脚。但那也是在那个年代里最高兴的事。

除此外,女人还要买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家伙什,来充斥家用,以前没有不锈钢锅,一般卖的都是手工打造的铁锅和铝锅,铝锅较贵,所以一般人家用的都是铁锅,铁锅容易生锈,时间一长,锅底就会穿洞。那时候的碗也是粗瓷碗,时间长了,碗边上都是豁口,免不了要添几件新的。

照相,是那个时候的新潮玩意儿,特别是小孩子对那个黑匣子般的东西(那时候的照相机)充满的了好奇心,又有点害怕。这时候会被爸爸拽着去拍照片,那个照相师傅把头埋进那个蒙在相机头部的黑色围巾下,大声喊道喂,注意,就这样,笑一笑、唉。咔嚓一声,就算拍好了,但是照片是取不到的,那照片得回去后冲印,最少在三天后才能拿到哦,能在过会的时候拍张照片那是一件很赶时髦的事情哦。

拔牙镶牙,那时候稍微爱美的人士,无论男女,都好去会上镶金牙,那不是因为牙长的不好去整牙。而是为了炫耀。去镶两颗金灿灿的门牙,开口漏齿一笑,绝对算是当时的时尚达人。

集会上卖的吃的特别的香。那时候吃的花样不多,无非就是肉丸子汤、长子炒饼、烧饼、油条,本地拉面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经常肚子饿,感觉东西特香。大人会给小孩子三角两角钱,来到会上,五分钱要一碗肉丸汤,五分钱买个大烧饼,这就是最好的美味。有时候实在嘴馋,花二分钱买个老冰棍在嘴里吮吮吸,那种感觉真是没谁了。

在那个穷苦的年代,苦中作乐,淳朴自然,就是这样简单而快乐着,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已然掠过,如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巨变,经历了新旧时代的更替。活在新时代固然美好,但我常常回忆起那段时光,那里有我留下的足迹,有我纯真的童趣,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

相关文章

  • 赶会

    “赶会”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俗称,但是用普通话怎么解释,我也说不大清,那我们就暂且以为普通话应该也是“赶会”吧。 ...

  • 赶会

    赶会是农村人的一场大事,有的地方一年只有一次,像我们老家,一年就只有一次会,所以父老乡亲们在有会那几天,有事...

  • 赶会

    今天我们这赶会,非常热闹。有卖各种各样的,比如卖香肠的,卖小龙包的,…太多了说不完。我跟你说一烧我今天的消费。 一...

  • 赶会

    这几天我们庄会了,一年只有一次,当然要好好玩玩了。 今天,我们家有客人,还不少呢!这下呀,有妈妈忙...

  • 赶会

    我记得上册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姥姥庄赶会。 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庄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心里暗想:也不怎么热闹。到了姥姥家,...

  • 赶会

    每年小满那天,我们乡里都有一个大集市,我们通常称为小满会。早些年小满会很热闹,一个乡各村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吃过早饭...

  • 赶会

    小时候跟着妈妈去赶会,会上卖的东西新鲜,像鸡鸭鹅鱼都是当场宰的,蔬菜也是,都是农民伯伯当天在地里摘的,早早的天蒙蒙...

  • 赶会

    星期一,磨街孙庄有会,我们家就在陈庄,我爷爷骑着摩托车带我们去窜亲戚,到了那里我们先去姥姥娘家,到了那里,...

  • 赶会

    旧历逢“五”、“十儿”是小城集中买卖贸易的日子,时称“赶会”。 入了腊月,年关临近,“会”自是比平...

  • 赶会

    我们这个小县城,在每个月的5号,15号,25号都会赶会,就是类似集市啊,庙会之类的。 每当这个时候,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赶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yv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