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51114/536c49189a92f21b.jpg)
01
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女孩如果被“富”养,长大后,会怎么样呢?
我就是那个被“富”养的女孩。
我们家是既不超级有钱,但也不穷的人家。爸爸是镇上初中的一名老师,妈妈开店。由于爷爷那辈人的努力,爸妈自己从小也不曾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所以对我更是没有“苦难教育”。小时候他们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不用管我们,我们老了不需要你养,你把自己弄好就行了。”
对待子女的养育,他们更是觉得女孩要富养。
当我开始离家求学,父母总是会给我很充裕的生活费。怎么个充裕?我是04年上的大学,在山东青岛。当时的物价是5块钱3斤苹果,买10块钱水果能吃一个星期。学校食堂,西红柿炒鸡蛋1块2,2两米饭3毛,一顿饭,1块5毛钱就能解决。而我每学期的生活费是5000元,一年两学期,就是10000元。
那时正值女孩子爱美的年纪,我记得当时的我,仅夏天的衣服,连衣裙就有8件,高跟鞋6、7双,包包更是穿什么衣服配什么包。爸妈从没说过我,只会问我有没有买衣服,因为他们觉得女孩子就是要穿得漂亮一点。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呢?
02
大一那年,喜欢一门选修课,一下课总向老师请教问题。有一天,老师主动提出来请我吃饭,本来还很高兴,后来才知道是别有用心。他跟我暗示,如果我跟他好,他能帮我毕业的时候介绍份好工作,留在青岛。
我吓懵了。我才不需要你对我好,我又不缺钱。我也压根不想留青岛,立马跟这个老师断了联系。
也因为不缺钱,我本科毕业后做了七个月的会计,毅然决定辞职考心理学研究生。我闺蜜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你一样,工作不喜欢就辞职。你是因为家里不需要你挣钱,才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
当时颇不以为然,觉得我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已。但现在回头想来,确实,因为家里不需要我挣钱,所以我才会觉得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也因为不把钱看得很重要,所以选男朋友不会看外在的物质财富、经济地位,只看内在。谈过几段恋爱,尽管没能走到一起,但从未遇见一个渣男。
03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想:看来确实,女孩是要富养的。但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我在“富”上打了一个引号。
我的父母确实在经济上对我是“富养”,但养一个女孩不应仅仅只是经济上。
本科临近毕业找工作,那时我心里特想去苏州做外贸。因为老家一个亲戚的孩子被她的堂姐介绍去做外贸,发展得很好。我英语还行,且性格活波,跟老外打交道肯定没问题。于是,我让爸爸帮我打听一下。可是,爸爸只丢给我:你想让我去求人,这是不可能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你钱。
我很受伤,我需要的只是他帮我问问,但爸爸却把它定义成了“求人”。
后来,我便独自开始了漫漫人生路的摸索。虽然最后都是按照自己最希望的方式实现,但过程很辛苦。
而爸爸呢,他只是给我钱。当我“做得好”时,如考上研究生,去杭师大工作,去清华工作,他就觉得脸上有光,有面子;而当我处于转折期,比如辞职在北京考研,未来什么都不确定时,他就觉得丢脸。
我永远记得2010年的那个寒假,考研结束回到家,爸爸说:“你到底在干嘛啊?待业?考研?你都不知道,人家问我女儿现在在哪,我都感觉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回答人家。”
是的,他觉得我让他丢脸了。
所以,父母虽然给我钱,但我并不觉得他们爱我。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他们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
当一个女孩觉得自己不被爱时,她就会向外寻找“爱”,可是找来的“爱”却是畸形的。
我之前选男朋友的唯一标准是一定一定要对我好,因为我极度缺爱。而恋爱中的我,对男朋友极度依赖,即使夜里上厕所也会把他叫醒,让他陪着。后来学了心理学才知道这是消极依赖型人格。
我的内心是空的,只会无底洞似的一味向男朋友索取爱,却没有能量去爱别人。极度依赖,像藤蔓一样把对方越缠越紧。前男友经常半开玩笑地叫苦:我怎么感觉自己好像养了一个女儿? 虽是玩笑话,却道出了我们感情存在的问题——我们之间的爱是畸形的。这样的爱是无法长久的,他一天天感觉不堪重负,直至放弃。
04
现在,我31岁。22岁开始觉醒,经过8年的持续学习,去年,我的内心终于清晰地浮现出一句话:我长好了。
我终于学会了爱人,也拥有了真正的爱人。半年前,我结婚了。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8年心理学的学习,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成长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而咨询方向主要是帮助受原生家庭困扰、追求个人及亲密关系成长的来访者。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是,这条成长路,我整整走了8年。这8年间,我经历过两次比较严重的抑郁,经历过“剩女”的焦虑和恐慌,经历过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漫漫修复。
尽管现在来看,它们是我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可其中的辛苦和心痛,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不要经历这一切。
05
柳传志曾在《朗读者》节目中回忆:17岁那年,本已考上飞行员,结果有一天突然被告知取消资格,且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顿时,整个人像遭了雷击。晚上,爸爸来房间对他说了一句至今让他都感觉温暖无比的话:“只要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是我的好孩子。”
后来,儿子结婚,在致辞中柳传志再次把这句话送给自己的儿子,并说:“在我的一生中经历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我父亲的这句话,让我直面任何环境,坦荡应对。”
冰心也曾在文章《不为什么》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冰心感慨地说: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冰心相信妈妈的爱是不因万物毁灭而变更的,而这,也正是所有孩子都希望父母给予自己的爱。
所以,什么是“富养”?
真正的富养是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那么,什么是爱呢?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关注,是它最主要的形式。
这是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爱的定义。
所以,真正的“富养”绝不是“我只给你钱”,而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关注,细心照顾,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和孩子一起成长为心智更成熟的人。
网友评论
个人觉得,最后的一部分觉得引用得有点太多。
其他部分从故事娓娓道来,非常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