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财富自由征途1000步的第22步!
房子作为近二十年来中国最保值增值的资产,至今也仍有着不可替代的投资价值。但是在买房的过程中,有四个重大误区很多人都不清楚,并深受其苦,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剖析一番。
开始之前,需要先达成几个共识:
房价过去二十年持续上涨,未来十年仍然会有上涨空间;
人永远比房子更重要,尤其是人的思维和时间;
房价上涨的核心动力之一是人口的大量持续流入。
误区1:要减少负债,贷款买房时一定要金额少、时间短。
这是很大的误区,基于房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大逻辑,贷款买房反而应该要尽量多、时间长。当然也在要自己负担得起的情况之下。
具体来说,要尽量少付首付,多用贷款,而且贷款的期限要尽量长。一般情况下,付一个允许范围内的最低首付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可以减轻早期的支付压力,而且还可以对抗未来的通胀。简单说,就是要把支付尽量往后推迟。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看看十年前贷款买房的人就好了。那时候一个月还款可能也就1000来块钱,在现在的收入条件下,1000的还款基本没有任何压力。同样现在的5000月还款,在十年后来看也不会成为压力。
另外就是贷款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公积金贷款。因为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低,可以减少月供。比如说现在100万20年期的贷款,公积金贷款的月供可以少1000多块。如果有住房公积金,一定不要忘了拿出来使用,因为公积金如果不买房的话就只能躺在账上,变成了纸面财富。
误区02:刚需买房,买不起市区的,就先买郊区。
并不是说完全错,但有很大偏差。刚需买房时,一定要把便利性作为第一原则。
如果工作是在城中心,那么买房的时候,可能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是买城市中心的小房子,这种房子往往还贵一点。第二是买远一点的房子,这种房子往往是大一点,还便宜一点。这时候应该怎么选呢?
要知道,房子的价值并不在于房子本身,而在于房子附近的稀缺资源,比如学校、医院、商圈、各种办事机构等等,这些稀缺的资源会带来各种便利,才是房子升值的根本。
远郊的房子往往离这些稀缺资源比较远,房子的升值的空间可能会小一点。如果有选择的话,尽量选城市中心的附带着各种稀缺资源的房子。实在买不起的话,也可以买地铁沿线的房子,因为交通上的便利可以部分地替代这些稀缺资源。
如果工作本身就不在城中心,而是在远郊,那买房的原则仍然是便利性为先,首先应该考量工作地点的远近,要么是离得近一些,要么就是交通非常的便利。总而言之,要减少上下班路上浪费掉的时间。
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你每天都要工作,如果你买的房子非常远,每天有过多的时间在上下班的路上,是非常不值得的,日积月累,即使可能你买的房子升值了,你因此耗费掉的时间也是一去不回的。
当然你完全也可以有更高端的操作,就是城中心有房子,但是自己不住,租出去收取租金收入;然后自己在工作地点附近以更便宜租金租房子住,这样一进一出,自己不仅坐收差价,还能享受城中心房子的升值潜力,自然是两全其美。
误区3:投资买房,钱不多就在远郊买一套。
远郊房子的投资,由于距离城中心很远,价格比较低,总价也低,对于资金不是很充裕、但也想投资房产的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选择。同时很多远郊项目也会炒热点,比如什么城中心功能外溢、地铁延长线、生态宜居等等概念,都可以拿来炒作,当作未来升值的理由。
我在这里反而劝大家要慎重,考虑远郊房子是否值得投资最重要的一点,是片区购房者人群的构成比例。
具体来讲,远郊区域吸引的人群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市区外溢人群、远郊当地人群和外地落户人群。这三部分人群的比例对于远郊房子的升值潜力是有决定性的。
一般来讲,远郊当地人群是纯粹为了居住,他们会真正住进小区;而市区外溢中的人群要么是纯粹投资,要么是市区买不起,先买个能买得起的过渡;外地落户人群也有投资的,但更多是为了落户,大概率长时间也不会来居住。
如果我们判断出,一个区位尤其是一个小区内的购房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市区外溢和外地落户人群,那么这个小区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升值空间就不会很大。因为远郊盘,本来就靠的是投资人群和落户人群来接盘,才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本身已经是投资为主的盘,后期很难有人能够来接盘,自然不会有太高的升值空间了。
当然,如果是在一个远郊区域刚刚兴起的时候进行投资,后期又赶上这个区域的发展的话,大概率也是可以享受到房价上涨的红利的。但是这个周期很长,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资金成本和投资周期,如果到时候着急用钱又不能出手,就很被动了。
总结下来投资房子的核心逻辑还是要在核心区域,面积小也没关系,远郊热点谨慎碰,人群分析很重要。 当然这是从投资角度出发,如果纯从居住体验上来讲,大房子还是舒服的,就看自己如何取舍了。
误区4:旅游城市的房子越来越受欢迎,值得投资
旅游城市有必要专门聊一聊。很多人年轻人看到微信公众号里逃离北上广、在丽江和大理买了个房子改装成民宿的故事之后,可能会动心想在这些地方买套房子投资,但这其实是个坑。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丽江那里就有不少漂亮的房子了,但是很多年后那些房子的价格也没怎么变,这是我们发展中国家这种国情所决定的,大部分人为了度假而花的钱,和自己住花的钱,支付的意愿是不一样的。
所以选择在哪个城市购房的时候,一定要对那种旅游城市非常慎重,也就是不要去那种旅游拉动型的城市去买房。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买房也是投资和自住,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增值和自己的发展,如果把房子当成一个消费品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玩情怀是需要资本的。
当然旅游城市也不是没有一点转变的可能,但是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代价会比较高。比如西双版纳,它就是一个旅游城市,交通各方面还都不太方便。如果想投资那里的房产,需要等待很多很多年。因为现在的旅游城市太多了,要等到有很多开发商来投资,陆续把人气带起来、交通做起来,才可能会有升值空间。
三亚则是一个已经开发到一定程度的例子,实际上房价已经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空间,再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上面的分析都是基于一套大的逻辑框架,以及文章开始提到的几个共识,针对具体的城市、具体的区位,还要再具体分析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希望通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让大家在买房投资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财富自由征途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