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首页推荐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从书里看到的人性、看到的亲子关系

《追风筝的人》--从书里看到的人性、看到的亲子关系

作者: 袁语 | 来源:发表于2016-10-16 11:04 被阅读227次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

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其实买来很久,但一直没看。大约是因为我对翻译的小说总有一种畏惧感,潜意识就觉得会生涩、会背景差异无法理解。

特别是这本小说还是写的阿富汗,那个一直处于战乱的国度,这样的背景离我们确实是有些遥远了。

打开来看,确实让我这样对外国人名有记忆障碍的人有些为难,开篇一章,全文的人物基本全部出场,所以那些名字又将我给弄晕了。

但是在看到第二章的时候,便有了一口气看完的冲动。

作者的写作笔法,当真是相当的高明:

开篇两个从未在文中正式出现的女人--阿米尔(主角)的妈妈与哈桑的妈妈,恰恰全书的中心。

阿米尔的个性与行为,深受父亲态度的影响,而父亲的态度与作为,又全来自于与这两个女人的关系; 而这两个女人,在通篇文稿中,都只出现在他人的描述中,从未真实的出现。

伏笔也打得相当的巧妙,从开始就让人猜测阿米尔的身世,到最后才知道,有身世之谜的竟然是哈桑

阿米尔父亲对好友拉辛汗说:如果不是我看着医生把他(阿米尔)从我夫人肚子里拽出来,我真怀疑他不是我儿子

而最让人触动的,却是作者对主角个性的塑造-

一个在童年便有阶级意识小男孩,理所当然的享受着那个第一次开口说话就会喊他名字的伙伴(哈桑)的忠诚与维护; 却因为想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而对哈桑表现出轻漫、排斥、试探。

最后居然在哈桑为保护他的战利品风筝而受到侮辱时,转身逃开。甚至用陷害的方式,逼迫哈桑离开。

15年后,在知道哈桑为保护他在家乡的老宅而被杀害时,他除了心疼与难过外,居然还是拒绝回阿富汗去将哈桑的孩子接回到安全地带。

直到知道哈桑就是他的亲兄弟后,才改变了决定,冒死将孩子接到了身边。

这样一个角色,着实是让人喜欢不起来。但又不可否认,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整本书想表达的是救赎:

阿米尔的父亲做了一生的善事,只因他做错了一件事,就是睡了忠心修仆人的妻子,并生了孩子,所以用做善事来救赎;

阿米尔最后找到哈桑的孩子,给他好的生活与教育,因为他懦弱、因为他对友谊的背叛,所以他用哈桑的孩子来救赎。

哈桑曾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他不知道阿米尔是自己的兄弟,他当他是朋友、是伙伴、是主人。而以这种身份,阿米尔从来没有平等的尊重过他。

所以,若哈桑不是阿米尔的兄弟呢?是不是阿米尔对他所做的一切就理所当然了?就不会冒险去接回哈桑的孩子了?

内心仍会有负疚,而这负疚也只是他平静生活之余的一些点辍和感触了吧--而哈桑为他付出的,却是生命。

所以直到完本,直到他陪着哈桑的孩子放风筝,我仍然没有喜欢上这个人。反而是哈桑,那个小时候被人欺负时会害怕却强装勇敢的孩子;长大了放弃自己平静的生活只为守护陷害他的伙伴的家园的年轻人。

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份,却为了那份忠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男人,真正让人心疼又心酸。

所以其实我觉得,有些错误,错了就是错了,永远也无法救赎。

作者很大胆,又太真实,将人性软弱、自私、麻木的那一面,毫无保留的撕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没有主角光环、没有英雄主义,只有真实,近乎残酷的真实。

文中有一个教父般的人物拉辛汗,成为全文的灵魂。

他知道所有的秘密,他知道少年阿米尔所有的心事,并成为唯一一个理解他并鼓励他的人; 他知道成年阿米尔的负疚,他对阿米尔说:来吧,这里有再次通往好人的路。

少时的鼓励,成年的指引,让他成为阿米尔一生中最温暖、最重要的人。

在这本书里,还反映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阿米尔对哈桑所做的一切,除了当地固有的阶层意识外,更重要的是阿米尔父亲对孩子的态度。

父亲在阿米尔身上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这是他不想面对和承认的,所以他不喜欢阿米尔,对他冷寞不亲近、阿米尔的主动亲近他也从来不理会;

父亲在哈桑身上看到自己勇敢与担当的一面,同时又为不能给哈桑一个公开的身份而内疚,所以他喜欢哈桑,并无比的疼爱和关心哈桑。

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爱和更多的关注,在心里对哈桑是又嫉妒又排斥,这种嫉妒和排斥,从日常活动时刻意撇开哈桑,到用偷窍陷害哈桑,一步一步让他走向背叛之路。

假设父亲对两人至少是一视同仁的话,或许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

若父亲给予阿米尔以更多温暖与关注的话,那么情况则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阿米尔会是一个懂得爱和关心的人,会更富同情心,会将自己得到的温暖,给到小伙伴哈桑。

那么后面一切的悲剧都不会发生。

所以父亲行为的根源在哈桑的母亲,而阿米尔行为的根源在父亲。

所以我们每个做爸爸妈妈的人,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到--

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请你小心的把握爱的天秤。

不恰当、不公平的爱,会让孩子变得嫉妒与自私(如阿米尔);也会让另一个孩子成为被仇视的那一个(如哈桑);

对于孩子,我们最好能给予更多的陪伴与关注,让他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和温暖,得到充足关爱的孩子,一定知道如何去爱别人、才会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END

相关文章

  • 《追风筝的人》--从书里看到的人性、看到的亲子关系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

  • 从离职我看到的人性

    公司经营不好,欠薪多月,有人主动离职,有人被动离职,还有人等着。 主动离职的人也许禁不住不发工资的状态、也许看不上...

  • 从《告白》中看到的人性

    我们或多或少地想要凭着自己的一腔正义感去做我们认为的对他人有帮助的事,但是我们想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善意是别人希望看到...

  • 简书里看到的

    在你的心里,你究竟认为自己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救世主呢? 你说他不知足,这个不知足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是他表现得...

  • 我看到的人性

    真的不懂,真的不懂。 最亲密的人们能一夜之间变的毫不相干。 曾经的嘘寒问暖到现在漠不关心。 五年的陪伴比不过刚认识...

  • 不输《追风筝的人》的友谊与人性

    我在《萤火虫小巷》的推荐语中看到这样的描述:“不输《追风筝的人》的友谊与人性”。我看过《追风筝的人》,对于书中描绘...

  • 从游戏中看到真实的人性

    这次的主题是《红黑游戏》。而我,对于其他小伙伴来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我做过。所以,我忍不住在脑海中回忆做过的这...

  • 从历史才能看到真正的人性

    了解历史,了解人性。 学习投资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了解各种学科,金融知识、股票价值投资的方...

  • 从《心》看到我们自己的人性

    刚开拿到《心》的时候,感觉这本书是在讲心理,然后看封面——手术刀般精准地刻画每个人的情绪,突然感觉这本书应该是讲一...

  • 从买车厘子事,看到的人性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最近有点想吃车厘子,苦于没有渠道,不知道哪儿能买到性价比好的,正好群里有个卖水果的微商,已经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从书里看到的人性、看到的亲子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io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