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2期“教”专题活动。
我一直想不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持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上岗,并且无专门的规章制度去约束父母行为,也无考核制度丈量父母亲在岗行为是否合格,更不用说督促为人父母这个职责的精进制度了。
精子卵子因为某种关系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精子和卵子的供体就成为了这个婴儿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了,并且默认生理学意义上的父母亲对婴儿具有抚养和监护的权利和义务。
就是因为社会没有任何限制可以禁止一个人成为父亲或者母亲,那么几乎有生育能力的婚育年龄范围内的人们,如果想都可以成为父母亲。正如这个混沌的社会,什么样的父母亲都有如出一辙。
一个人不管他品质是恶劣的还是高尚,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他也不管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合适还是不合适,他都希望他的孩子能够按照他期待的方向去发展。
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如果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总是在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甚至大人不文明的口头禅,一个表情等等都会被孩子学习到。父母亲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的成长。
一个男同事说话总是喜欢带“妈的”等字眼。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不足十岁的儿子说话神态和部分言辞都是拷贝他的。他自己说脏话感觉无少谓,可是当他听到儿子说脏话他就不能淡定了。他说,子不教父之过。当他意识到是自己的榜样做得不好,他因此向儿子道歉,并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儿子共同克服不文明的口头禅。至于日常行为方面,尤其是作为父亲角色,他开始学习和思考如何做才是合格的父亲。他戒掉酗酒晚回家的坏习惯,戒掉动辄对老婆孩子发脾气的臭毛病,并刻意陪孩子去科技馆参观学习,陪孩子去书店读书学习等等。终于,他的儿子逐渐变得优秀起来。
有一对夫妇,他们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平日说话做事爱吹牛,不讨人喜欢。他们也不在意,以为有钱就好了。他们一味努力赚钱,把孩子贾大虫扔给只会宠着不会教育的爷爷奶奶照顾。从小贾大虫行为野蛮,与其他孩子玩耍只一会儿,就会暴打别家的孩子。作为贾大虫的父母,不去告知贾大虫这种行为不妥当,却引以为傲,轻描淡写、一笑而过。他们的行为似乎在告诉贾大虫他做得对。
后来,贾大虫上学。同学之间有点小摩擦,贾大虫出手又快又狠,多次被其他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讨说法。贾大虫父母还未重视,认为只要自己孩子不吃亏,别家孩子被欺负,他们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就可以了。他们面对别家孩子受欺负,没有半点愧疚之心,更没有明确告诉贾大虫他的行为是不当的。如此到了初中,贾大虫闯祸多次,一次比一次难以收拾。后来,被学校愤怒开除。贾大虫的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行为需要矫正。接下来几年期间,贾大虫母亲辞职带着十五岁的贾大虫到各种改造机构接受教育。曾经喜欢夸夸其谈自己儿子多么能打善斗,如今闭口不提儿子这方面的优势了。
再比如,当下名人数学天才助理教授“韦神”。他的父亲是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他的母亲也是高校教授,他的家风就是钻研科学。别的孩子以玩耍为乐,他们全家以潜心学习为乐,韦东奕就跟着父母亲一起学数学。当他的父母亲细心地发现他从小就有数学天赋,开始刻意培养他。15岁韦东奕入选了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获得金牌,并被保送北大。
如果父母亲从小要求孩子做什么,自己先去打样,让孩子参考学习,即使这个样子是装出来的,也是威力无穷的。
一位不识字的母亲,她却陪着孩子一起读到高中毕业。后来孩子博士毕业揭秘,他说早就知道母亲不识字,因为这么多年母亲看书,都是把字倒过来看的。母亲坚持不住也在咬牙坚持培孩子读书,这种精神打动了孩子。孩子心疼母亲,理解母亲,一直没有揭穿母亲。母亲与孩子相互陪伴,共同学习,才有了孩子的似锦前程。
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孩子出生开始犹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绘出什么,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父母亲看电视刷短视频娱乐,或者喝酒聊天玩耍,甚至口吐恶言做坏事,却让孩子刻苦学习,孩子能够学得下去吗?很难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启蒙老师父母亲,请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榜样,真正给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