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绩效那点事读书上班这点事儿
老板嫌分钱多反悔了,结局很悲催!分红奖励该怎么发?

老板嫌分钱多反悔了,结局很悲催!分红奖励该怎么发?

作者: 绩效谋策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6:23 被阅读5次

前言:

有一工厂老板,年前承诺拿利润的20%分给团队,那一年市场好,企业利润倍增(达到创纪录的3000多万元),老板一下子要拿这么多钱分给管理团队,心不甘情不愿的,就要各种办法扣扣扣,当然目的就是少分钱。可是到了第二年,管理人员大量流失,人心涣散,企业盈利大幅降低。到了去年反而亏损几百万元,而今年效益继续下滑。

企业的赚钱和亏损,主要原因是来自外部市场因素还是内部经营因素?

这种结果和走势可以避免吗?如何避免?

企业要怎样搭建更好的分配机制、以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盈利?

本文以这个真例案例为基础,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剖析中小民企业的人才经营之道。

企业从盈利走向亏损,外部市场因素影响大抑或是内部经营因素?

通常,很多人会将大部分原因归结为“市场因素”,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现状。有不少老板只是注重短期经营的生意人,满脑子都是投机思维,市场好一点的时候光想赚钱,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立马亏损。然后坐等市场好起来再赚一笔。

必须承认,市场因素会对企业的盈利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大幅盈利快速下滑到亏损,我认为其实内部经营的因素更大一些,如果企业有预算、有规划,人才的归属感、战斗力、凝聚力强,分配机制到位,客观来说月度、年度的经营状况有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年度大幅波动就证明这家企业没有做好内部经营、风险控制。

这种结果和走势可以避免吗?如何避免?

对于很多有责任、使命和愿景的企业家来说,当然不愿意复制这种趋势、面对这种结果。而且,今天的中国不比过去:到处都是机会、开厂就能赚钱、一年贫来一年富,很多企业倒下来了想再爬起来更难、风险更大。

其实,这种走势完全可以避免:

1)做好中长期战略规划

2)实施年度全面预算

3)让高管、核心人才成为公司合伙人

4)构建激励性强、驱动力大的分配机制

5)老板本人要多学习、求进步,更要有格局和诚信

企业怎样搭建更好的年度分配机制、以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盈利?

本文以此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年度分配机制,给大家更多的干货和启发。

1、老板赚了钱给员工多发一点奖励,这是对的吗?

如果是发发红包、小奖金什么的,显得老板为人慷慨,倒没什么问题。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老板在赚大了以后给员工发大钱的真不多。一方面,老板认为这钱是我的我赚的,另一方面,老板不认为这是员工的贡献而是市场环境给他带来的机会。

真相:企业要想赚大钱,就要懂得分钱。发钱,发的越多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分钱,分的越多企业就会赚的越多。因此,小钱是用来发的,大钱是用来分的。要达到老板与员工的共赢,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分配机制。

2、企业拿出20%的利润同员工分享是否合理?

首先,这个比例不算低。在企业盈利少的时候,老板一般愿意拿,以补充员工收入的不足,计入留人的成本。

其次,由于员工分享的是存量,激励价值不高,创造力也不强,所以一旦盈利很高时老板未必会心甘情愿地分钱。

最后,即使老板愿意高分享,还有一层担心,就是员工拿到了很多的年终分配,一方面助长了坐享其成的不作为,另一方面可能会弱化员工下一年的战斗力。

真相:老板愿意分享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因为企业的财富不是老板一个人创造的,尤其是企业发展壮大后的财富。但是,老板一定要懂得分钱的规则和方法,把钱分出去,把心留下来,把力激发出来!

3、有了激励,还要不要考核?

企业拿出20%的盈利来分配,这是激励的大锅,可是如何分到员工个人的碗里呢。通常的做法是:1、针对岗位的不同层次与定位分别建立一个分配系数;2、对各岗位做一定的年度考核,通过考核结果调整这个系数来达到所谓的公平、合理。事实上,这种做法极其复杂,而且由于考核的差异化、主观性、不平衡,导致员工的竞相攀比和各种不满。最关键的是,员工只关心到了年底能分我多少钱,分给了别人多少钱,却不会在年初、年中努力地为经营成果拼命地创造。

真相:企业做了激励肯定要考核,但这个考核是事后的,而且有的考核还无法直接衡量到员工对经营成果的贡献。因此,最好的考核,就是将考核条件、分配机制融入到激励本身,将盈利的关键要素植入到考核标准,让员工每天每月都在为结果而努力。

4、分红奖金怎么发,更有效?

分红奖励的基础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全量、存量、增量。全量即所有的利润,存量即是全量减去增量,增量即超出过去基值或共识标准以上的利润。

公司股东分享的是全量。而非股东的分红,我认为增量收益权是最有激励价值的分享模式。主要原因如下:

1)对于基值,就象杠杆一样可以灵活调整,只要老板与员工以数据为基础、以预算为核心,形成共识即可。

例如,公司去年盈利1000万,如果预算明年的市场还不错,就以1000万为基值,如果不太理想,可以适当调低这个基值,如果大幅增长,也可以稍微调高基值。简单来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走势、经营趋势,适当地调高、维持或调低这个杠杆,从而构建平衡共赢与合理分配的激励机制。

2)基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防范员工的坐享其成,一方面可以合理定位员工的激励力度。这个基值具有加减杠杆的重要价值。

3)增量收益的力度可以人为调整,具有更强的激励性。通常拿出增量净利的30%-50%(前面的案例中,老板只拿出全量的20%),这个力度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力度还会大于常规的干股分红。

4)由于增量是基于上年,所以可以每年做出新的定位。一步步推动企业向上发展、获取更多的利润。

5、用合伙人模式来解决年度分红问题!合伙人模式(OP)为何如此强大?

1)合伙人既出钱更要出力。

2)合伙人出钱却不占有公司股权。

3)合伙人分享的是超价值,向市场增量要利益分配。

4)合伙人并不分走股东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断做大股东利益。

5)合伙人的收益不仅与出资相关,更与团队超价值、个人贡献价值关联。

6)合伙人践行的是现代企业体制,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7)合伙人将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

8)合伙人使管理团队实现高度利益趋同。

9)合伙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强调激励人。

10)合伙人将传统的虚拟股份、增值奖励股、在职股高度融合。

11)在员工、合作商成为股东之前,先做合伙人,实现从恋爱、同居到结婚的布局。

12)合伙人模式设计灵活,退出两便,分配科学,是短期激励与长效机制之间的重要桥梁。

总结:

推行内部合伙人模式(OP计划),用杠杆来调整分配、增强激励,每年或每两年重订基值,不会坐享其成,也不能一劳永逸。需了解更多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绩效等资讯:zwwjx168

让员工参与经营,实现全员经营。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也要让员工分到更多的钱,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企业斩获人财两得、持续经营、盈利倍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板嫌分钱多反悔了,结局很悲催!分红奖励该怎么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ld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