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他人的方式有很多。外貌,学历,工作,家境等等。但是我始终坚信这些烂大街的考察方式很多时候不一定奏效。就像我在《『026』写在27岁到来的这一天》说过,我喜欢和我笑点一样的女生,因为幽默感不同于其他特点,它不可伪装。于是我也开始试着寻找我自己的识人方法,而播放列表就是一个有趣的方式。
最近比较火的一部韩剧叫做《请回答1988》。这个系列还有另外两部,分别是《1997》与《1994》。在每部剧中都会巧妙地把当时的流行歌曲融入其中,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的HOT就是《1997》里出现的歌星之一。
一批歌曲和歌星真的是能够唤醒我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伴随着不同的成长时期,总是会将那时候的歌和一种颜色,一种味道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我总是习惯用多种感觉去记忆一段时光。比如这位同学
这张专辑是我妈送我的生日礼物。当时买的是卡带。还记得第一次用复读机(吵着要学英语买的)放周杰伦时,那种感觉特别微妙。味道是金属的,颜色是暗白色。之所以是这种感受,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当时自己一个人躲在小屋,带着耳机望着天花板,相应的音乐也就和这环境一起融入到了我的记忆里了。
从那时开始,我就不断地搜集各种卡带,基本上每一张专辑都买卡带。其实我特别享受倒带的过程。如果没有听过卡带的人可能不会理解,这么麻烦有耗时的工作,有什么好喜欢的。当你为了重听一首歌,而不得不花时间将磁带倒回去的时候,你会更认真地听这首歌。倒带的过程就像是等待约会对象到来一样,这种等待会让你紧张兴奋,让你重听这首歌的时候异常珍惜。这个感觉可能是“快进”、“下一首”这些按键无法传达的。
说回来。如果说能够和周杰伦“争宠”的就是他了。
乐之路也是我的入门卡带,当初其实是一段旋律吸引了我,为了找到这个旋律我翻了好多的音响资料(后来发现是angle)。陶喆的颜色就是蓝色,味道就像冰镇矿泉水一样。我怀疑这都是那些欢快节奏歌曲的影响,尤其是《找自己》和《run away》
如果说起情节,那这五位同志是不能不提的。
貌似我当时能够叫得上名字的就是Backstreet Boys了。而且你要知道,当时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还有个点播台,而这哥儿几个也不知道怎么了,特别受我们这儿小市民的欢迎,所以我也就经常能够在电视上听到他们的歌曲。貌似那个时候已经是五六年纪了。伴随着他们的味道都是烤冷面,煎饼果子,颜色基本上也都是那种黄不拉几的色(sai三声)儿。想想真是难为这几位外国哥们了。
到了高中慢慢MP3普及了之后,听歌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了一些,但是已经没有什么“情节”在里面了。可能也是过了那个一盘磁带、一首歌能够听一晚上的年纪了。
现在听歌完全看缘分。如果能够不小心淘到一首好听的歌,那感觉就像在路上碰到了背影美丽,回过头更美丽的女生一样,顿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淘歌的渠道有很多,路边,餐厅,隔壁寝室等等。我觉得迄今为止淘到的最好的歌曲就是这首
《日が落ちるまで》
当时在床上看视频,突然听到对面寝室放出了这首歌。只听了5秒钟,我就马上跳下床,跑到对方寝室,顺利淘到了这首歌。这首歌曲真的让我百听不厌,日本歌曲里有很多旋律非常赞的歌,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是电子音乐。
本来想说播放列表,结果一下没有搂住就聊了这么多。
其实就像我说的这样,每一个人的播放列表中都藏着很多的记忆,这些东西可能比那些显现的东西更能反映一些事。就像如果我发现有人也喜欢听上面这首歌的时候,可能会对TA生出莫名的好感一样,有些事情真的需要靠感觉来辨识。
封面是我的列表~ 你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