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方方
《为何家会伤人》
看完《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时候,正好赶上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恰恰两者都在讨论原生家庭的影响问题,我就班门弄斧,尝试着用书中给出的问题与电视剧人物相互映照,用苏家三兄妹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为何家会伤人”。
这里分为了“前世”和“今生”两大类,用以比拟孩子时期和长大以后的心理问题。这里只选择了笔者认为十分典型的特征并且与书中讨论的心理问题能够对应的特质进行分析,并非专业人士可能多有疏漏,还望海涵指正。
都挺好孩时全家福前世:
苏明哲——别人家的孩子就没缺点吗
太好的“好孩子”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激情,这一点在明哲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弟弟妹妹吵架不闻不问,被录取了也是兴致寥寥。因为他们的努力学习或是努力工作,并非是发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甚至街坊邻居的期待。
因为去读了清华所以一定要考上国外的研究生;因为在家考了两年街坊邻居都知道,所以就算卖房子也得去留学。他把父母的面子活成了自己的负担,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在勤奋努力的时候,可能自己也分不清是自己热爱学习而学习,还是父母期待他的好成绩而学习。
孩时明成苏明成——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
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比如朱丽看着账本说,最夸张的是有一个月爸妈才花了六百块钱,你却从家拿走了六千多。我们总觉得溺爱是过度的爱,最重要的是它还是爱。但是我们发现它其实不是爱,而是成长的阻碍。
溺爱的明成像大多数溺爱的孩子一样陷入了一个连环反应里: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出现逃避的想法,躲在家中,但是躲在家中的脾气依旧很大对着父母兄弟发脾气,甚至拳脚交加。相信大家对明成的暴力倾向记忆犹新,尤其是明玉被打的趴倒在车库满脸是血的时候,我们都烦透了明成。无数网友惊叫着坚决不能原谅他,我们不接受大团圆的结局。其实这是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的通病。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依赖父母又恨父母,才会导致了矛盾的孩子的不成熟心智甚至引发暴力倾向。是的,溺爱会造就暴力倾向的孩子。因为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只有在家里才能趾高气昂,一旦出了家门就没有父母的庇护,遇到各种无法完成的事情,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成年之后的这种挫败感会瞬间击倒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父母深深的怨念,甚至怨恨。
明玉与家里决裂苏明玉——缺爱的童年是一辈子的噩梦
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害的人,会习惯性地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一旦发现自己身上的性格缺陷,就要不可避免地追溯到童年受到的伤害。那些童年的回忆,无端承受的母亲的冷漠无情,父亲的漠不关心胆小怕事,二哥的仗势欺人无理取闹。她恨自己强势的母亲,但在最后两天的剧情中,父亲苏大强执意要娶小保姆,她在派出所忍不住破口大骂,那样子像极了她恨透了的母亲。这种失态令她情绪崩溃。但亲爱的,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啊!童年享受了再多宠爱的女人,也会有暴脾气的时候啊。她们同样会在某个瞬间,忍不住对孩子吼叫,和丈夫吵闹,跟菜市场大妈为了两块钱争执啊!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于人的塑造,的确会有很深的影响。童年受过苛责和伤害的人,容易比常人更缺乏安全感。童年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人,对金钱的渴望和执念,对感情的质疑摇摆,对善意的敏感感激,对恶意的不依不饶,都会远比寻常人来得猛烈。这些都是原生家庭给我们的烙印。但其实原生家庭带给我们最深的影响,不在于它塑造了我们的缺点和不完美,而是它令我们误以为,这种不完美是罪孽深重的。
《都挺好》今生:
苏明哲——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渴望自己的独立空间,渴望自己的愿望达成。苏明哲把愿望定为了满足父亲的一切愿望,因为他错过了陪伴母亲,所以觉得满足了父亲的一切需要就是弥补了自己远在国外的愧疚。即使是妹妹和弟弟都劝他不能任由父亲胡来,他依旧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宁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在他心中,父亲就是父亲,年老了就应该任他怎么高兴怎么来,所有的人都应该照顾他。在他心中,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哪有解不开了结,所以但凡他回国就一定会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在他心中,一家人都过的好好的最重要,所以不顾明玉被打的伤情,只是一再强调让她放了明成。虽说大家都讨厌他的啰嗦,大嫂也讽刺他真的是因为你劝的缘故吗,甚至有些事情处理的并不好,但是总是需要这样一个柔情又恋家的人来维系一个家庭。
苏明成——啃的是妈给的是爱
长大后的明成可谓是个巨婴,也是如今剩女们最唾弃的妈宝男。是他想要变成如今的样子的吗?肯定不是。是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呵护成就了巨婴苏明成,啃老、脾气暴躁、在家强势、事业一般,简直没有一处让人觉得他能找到女朋友,可偏偏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疼老婆,娶到了如此贤惠温柔善良的朱丽。也因为他疼老婆这个优点大大挽回了观众对他一边倒的唾弃,让人物更生动丰满了起来。
可是啃老的问题就是他的错吗?他在电视剧里说,他妈妈说明哲在国外,明玉不回家,他妈妈等于就他一个儿子在身边,所以对他很宠,也只有他每周回家看看给老两口一些陪伴和慰籍。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一个爱的陷阱。当然他也回报给了妈妈无尽的爱。他是最维护妈妈的那个人,不允许别人说半句妈妈的不好,更是在知道爸爸要复婚以后全面爆发。他是啃老也是巨婴,可是他也是那么的爱妈妈啊。
苏明玉苏明玉——孩子你不必当家庭的保护神
长大后的明玉有钱,家里无论谁遇到了困难,最终还是她出手摆平,无论是大哥二哥的工作,或者是姨妈出现讹钱,甚至小到父亲的病号餐,大到父亲的养老母亲的丧葬,甚至老房子的购回。我们误以为是因为她太有钱可以摆平这一切,实质上,我却看到了一个努力承担家庭责任的拼命三郎。是现在有能力的她想要承担责任,也是那个住在她心里的“内在的小孩”,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不够乖巧,拼命想要获得母亲的青睐。
她爱家人,也爱这个对她并不足够友好的家庭,她做了那么多,内心深处其实是对家深深的眷恋。即使她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她心底里期盼的是家人对她的认可,家人给她的关心和爱护。在最后的结尾,她仿佛看见了母亲对她的呵护和关心。那束光洒下来,让人误以为是母亲的温暖照亮了她的记忆,甚至大家说竟然连她母亲最后都要被洗白了。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我却并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电视剧的结局其实是她和自己过去的和解。心理学上非常注重这样一种疗法,因为一切心理问题的结果就两种,和自己不和解——治疗不成功,和自己和解——治疗成功。她看到了母亲对她的关心,很可能是自己虚构的记忆,也可能是自己选择了逃避,但是终究意味着她不再纠结于过去遭受的冷漠,她走出来了。
可能我们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经历吧,那些别人不经意的瞬间,无心的举动,却在自己心里留下无法磨灭的痕迹。这些痕迹折磨我们,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抚摸自己的伤口。当初受到的伤害,伤口有多疼只有自己知道。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而蔡康永说:那并不是原谅,而是算了。明玉最后原谅了她的母亲吗?可能只是算了,只不过是有的时候觉得,一些事情过去那么多年,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带着恨意继续往前走了。
《都挺好》最后想说,分离和爱是我们生命永恒的主题。他们同等重要,一个让人成长,一个让人成为她自己,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而当分离这个过程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比如明哲没有学会和父亲的分离才会愚孝,明成没有学会和母亲的分离养成了巨婴,而明玉则是太早的被分离缺失了爱。成熟的分离模式是爱家又喜欢独立的方式,只有成熟的分离模式才有益于孩子和家人的共同健康成长。
也有可能,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一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个瞬间,他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作用,他们会驱散我们生命中的一些错误,将我们拉向成熟分离模式。并且,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比如电视剧中的石天冬,给明玉留下温暖,会让她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她对亲情关系更有信心,也让她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样的过客,作者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会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