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悲哀

作者: 西安许健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0:36 被阅读36次
孔子的悲哀

孔子的悲哀

文/图  许健

      怎样的人生才是该追求的?当我们脸上挂满笑容,别人无法区分其真假,可是又能骗过自己吗?这正是人生的痛苦所在,谁又不面临多多少少无法言说的无奈。先贤们竭力寻求能让我们说服自己的各色良方,此中圣人孔子则是持入世的观点,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参与游戏!

      如何在游戏中获取快乐人生,孔子综合出三个方面:“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愚以为此《论语》全书之总领也。

      为什么要学?一言以蔽之,趋向智慧而不被蒙蔽,致力将所“学”转化为益于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习”。学,然后践行之,施展之,成功业,得福禄,造福于己,造福于人,造福于世,这就是先贤所倡导的人生乐事。

      晚于孔子160余年的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有相似的认识:教育是实现幸福的基础,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幸福是一种德性的实现活动,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善德性的实现活动。然孔子的话语更为精辟,一语中的,将学和整个人生联系起来,且把“习之”上升到快乐的层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后代儒学大家所推崇。假想,亚里士多德如果早生个100多年得以见到孔子,必会拜在其门下。

      学习为什么?这种思考总是有着现实的棒喝意义。

      细读孔子,他并非只讲心性理论,而更着眼于“习”。有着欲施展自己的学识,实现佐君治国平天下,再现尧舜禹三代之治的政治报负,这是他毕生追求的最大理想,也是后世儒家致力的最高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孔子不断求索,甚至做出某些妥协,却终身未得实现。可以说孔子生不逢时,曲高和寡,这一切其实缘于当时社会发展程度没有达到施行其学说的基础。直到68岁结束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知“道”之不行,遂潜心教育,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寄希望于后世。在困境中孔子曾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既有精神高远的大气,亦有空怀一腔才学无以施展的叹息。孔子曾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内心一定是孤独和悲哀的。

      乘桴浮于海,谈何容易,后世竹林七贤就真是得以逃避世外了吗?阮籍常常驱车漫无目的地游走,及至我路处便放声大哭。其实孔子明白以自己的追求是不可能去浮于海的,这正是圣人境界高出后世声名大噪所谓隐士的地方。经得起寂寞,耐得住孤独,孔子之道也。用柳宗元的话评曰:“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高尚的生命有着共同的特质。

      圣人在天有灵的话,看到后世儒学被尊崇的局面,定会稍感欣慰;但看到后世对他的修正和曲解,必又添一份忧伤。弘扬国学不但要寻其源头,重点则在于理解和充实,将其置入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之中,持不愠不怨的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在“学”与“习”转化中谋取生存所需的精神的内部资源,这才是人生之快乐。

        ——2014年4月23日

相关内容文章链接:《孔子为什么没有自杀》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相关文章

  • 孔子的悲哀

    孔子的悲哀 文/图 许健 怎样的人生才是该追求的?当我们脸上挂满笑容,别人无法区分其真假,可是又能骗过自己...

  • 国学故事之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

  • 国学经典: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

  • 《论语》我思:《八佾篇》2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 2016-3-12论语3.20学习心得(63)

    【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过分伤感...

  • “节制的美”《论语•八佾第三第20则学习心得》第61天

    【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表现得快乐不至于过分,悲哀也不至于伤神。

  • 八佾篇第二十:关雎体现着中庸之道?

    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句话的意思是,关雎,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这是孔子对《关雎》的...

  • 《论语•八佾篇》|| 适度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意:孔子说:“《关睢》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毫无节制,悲哀而不过于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悲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t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