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散文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平等,众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平等,众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10-06 12:25 被阅读0次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本段大意:秋毫最小,但同原子比较又是最大,泰山很大,但同宇宙比较又是很小,夭折婴孩生命短暂,但同朝菌比较生命很长,彭祖活了八百岁寿命很长,但同岁月比较非常短暂。个体都是大自然一部分,天地和我一同生长,万物和我浑然一体,既然万物一体,还有什么可说的,又还有什么不可说呢。世界本源客观统一性是一,和主观世界对立性结合起来,建构为二,主观对立性又有了二元对立,和客观统一性建构为三。继续建构下去,每人都有各自世界观,再聪明的计算者计算不完,何况我们普通人。从无到有再到三,从有到有,三三不断,还是别演绎下去了,回到事物本源统一客观性去吧。

这段先说了人性对立性。看似万物都有相对性,如大小多少好坏是非,这些事物对立特性,源自人对事物比较的结果,人的心理世界里,谁也避免不了心理比较,这就导致对立。

然后说了人性统一性。人是大自然一部分,既然大自然没有对立,万物生长,各自统一,作为人来说,还是要回到自然统一性上,回到本源之道,没有比较,没有对立,没有冲突。

体验过人性对立比较特点,无尽烦恼源源不断,再领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回到自然本性,“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就是要追求的精神家园。

因此,个人以为,庄子这段话还是说明对立统一性,考虑到主观心理一定存在对立,只有回到客观统一本性,才是心灵自由归宿。

对照现实感受,我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不为吃喝拉撒睡困扰后,自然开始思考心灵自由问题。

那么,在庄子看来,到底什么是自由?看得出最重要的就是“平等”,万物平等,自性平等,众生平等,看法平等。做到平等待人待物,实在是天下最难的功夫!也就可以理解,包括庄子在内智者,何以不厌其烦反复忠告了!

相关文章

  • 元宇宙时代已来,你还不知道量子纠缠?

    天人感应有科学依据? 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易经》中有:“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

  • 2021-12-18

    庄子《齐物论》中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们共同存在,人与万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世...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一句话道尽成功处世秘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 庄子...

  • 二组同读《庄子》之三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

  • 《延禧攻略》:新中式遇上高级灰,尽享安闲之美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红遍全网的《延禧攻略》,打破了宫廷剧一贯的沉闷俗气,让画面看上去...

  • 《庄子说什么》

    《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庄子哲学的一个很伟大的思想。为什么老强调这个?我们中国人并...

  • 庄子《齐物论》试读26‖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试读 原文: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一与不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 齐物今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庄子在《齐物论》中说过的话,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我们需要用三角形和圆,来...

  •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上一节讲了人们因为对事物的认知深入程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并且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进而炫耀于人,庄子以此举了三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平等,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xp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