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孩子小学入学家长会。
班主任围绕家校共同努力培养“志向高远、心地善良、行动努力”的孩子说了很多。
中心思想就是“建立习惯”。
一是身份的习惯。进入一年级,意味着从幼儿园儿童的身份转化为小学生的身份,环境变了、同学老师变了、学习内容变了、要求变了,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需要孩子去逐步适应、习惯。
二是作息的习惯。进入一年级,有了课上、课间、课时的概念,还要求完成作业,晨起晚睡还要进行阅读,时间从幼儿园的充裕富足、随性花费到小学的珍惜点滴、科学管理,孩子从此进入时间管理的阶段,需要和时间进行磨合。
三是独立的习惯。幼儿园生活还需要老师、家长的包办、协助,到了小学,孩子要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做好。比如收拾书包、书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等。
四是合作的习惯。班级、集体的概念已经很清晰了,孩子要和同学一起学习、娱乐、劳动,甚至为集体荣誉而奋斗,开始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
五是自律的习惯。小学后,学习任务成为日常,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交头接耳、要认真听讲,在家需要每天坚持练字、阅读、背诵、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都需要孩子通过自律来完成。
建立好的行为习惯就等于建立了好的学习模式,好的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