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那两封信,一张纸质,还有一张是明信片。
离别前夜,两位室友熬夜写好后悄悄放在我的桌子上。从洗漱的地方回来,余光捕获,当时睡意正浓,又是感性的深夜。读罢,只对着两张素白的帘子说了一句,我不是你们以为的洒脱。显然是遗憾的语气,自个也没来由的有些气愤。

离开学校一些天了。刚和同行的女孩争论 ‘结婚是必要的吗?’ 。两人讨论了许久,都以为读懂了彼此,其实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不然对方的脸怎么姹紫嫣红似春天呢?
而今放下个性,静心宁气,重新打开两封信。读来虽不说热泪奔腾,却也情真。对比那晚的反应,截然不同。

不由思索,我们总以为人与人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彼此?以为自己付出了所有情绪,对方就理应照单全收。
我们总是这样,潜意识地实施着“思维绑架”,以我们自己的方式。
最典型的是,
“听爸妈的,你考公务员一定是没错的,铁饭碗!”
经验高于逻辑。儿女无法领悟父母的“良言”,父母反击我们“不识好人心”。
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王源在《我是唱作人》里唱了一首新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对其实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在夜里哭着,
哭到头痛直到睡着……”
直到失声痛哭,悲怆的表情令人心酸。

王源问:“你们看舞台上的我是不是亮的?”
粉丝答:“对。”
王源说:“但我看你们都是暗的。”
年少成名的王源在粉丝的眼中是阳光,明亮的。每个人只看到他身前的光彩,却不知单薄的身子裹了多少风霜。
这世上只有一个我,以及千万个你。生活从来不易,无需邀请其他人来观览我们的悲与喜。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其他的事,我们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