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讨论今天的话题之前,先来啰嗦两句。原本皮爸打算以一天一篇的速度和大家讨论一下影视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可是计划全被《新喜剧之王》打破了。
问我打几分?我不是影评人所以打分这种事儿不专业,如果没看过《喜剧之王》我给《新喜剧之王》7分,但是如果看过《喜剧之王》我就只能给《新喜剧之王》4.5分。
这么评价对于我个人来言是有依据的,6.5分是应为我喜欢周星驰,他的电影还没看,就已经在印象中加分了,虽然这样讲太不负责,但是看电影的时候笑了,喜剧中的悲剧也感受到了,那么它在我心目中就算的上及格。可是为何又打出4.5分呢?理由就一句话,《喜剧之王》在我心目中有9分,4.5分是9分的一半。
《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一直穿插在两部电影之中,可是我个人认为伊天仇具备演员的自我修养,如梦却不具备。这体现在各个方面。
从主人公动机来看
伊天仇和如梦都是渴望展现自我演技的小人物,却只能跑跑龙套,在理想面前自尊不值一提。
《新喜剧之王》是如何表达如梦对演员的渴求的呢?在《新喜剧之王中》我没有看到如梦多么渴求演技,看到更多的是她如何绞尽脑汁成为一个明星,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哪怕是丧失生活中“女儿”这个角色,六亲不认只想得到一个演技的机会,这不是逐梦演艺圈是什么呢?
电影中她头上顶着一把刀子参加父亲的生日聚会,张口闭口演戏的技巧,一方面这体现了她对演戏的渴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早已走火入魔不在是贴切生活的小人物,我们身边不存在这样的人,虽然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新喜剧之王》的艺术形象却高到了我hold不住的地步。
而《喜剧之王》却不同,伊天仇虽然渴望一次展现自己演技的机会,却依然认真扮演者自己生活中的角色,和老人孩子打成一片,和弱智小混混谈笑风生。面对数次饱含羞辱的拒绝后,他没有选择继续低三下四的哀求,而是选择了守住自尊“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龙套的,能不能去掉前面那个‘死’字呢?”拍不了电影,我伊天仇依然可以演话剧,依然可以当老师教人演技。
不仅如此,《喜剧之王》展现“演员”这个主题的方法更多,坐台小姐可以是演员、话剧演员也可以是演员。
虽然如梦连女儿都演不好还当了大明星,但是不能说其他角色不成功,首先是如梦的父亲,他就成功饰演了父亲这个角色,演绎了一幕幕让人泪目的场景,他为了如梦有盒饭吃,把酒瓶子重重砸在了自己头上、他为了如梦能够先饰演好生活中的角色,准备给如梦头上加把刀时的暴跳如雷,都体现出一个父亲都女儿的爱;张全蛋也同样是个成功的演员,作为一个鸭子,却成功让如梦死心塌地;王宝强同样也是一个成功的演员,他放下影帝的架子从龙套做起;兴趣使然的富二代也同样演了如梦,以为他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逐梦演艺圈的龙套。可惜唯独如梦丧失演员的自我修养,所以只能叫她一声坚持不懈的追梦人。
从故事情节来看
《喜剧之王》有一条主线,三条支线。
主线是伊天仇如何成功表现自己的演技,他用了三种方法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会演戏的人。首先,他在演绎尸体这个角色时,只要导演没喊“cut”既使被人毫无理由的殴打也不会停;其次在教小混混收保护费时,不管过程如何依然收到了20元保护费;最后在教坐台小姐如何取悦客户时,效果显著。
三条支线,第一条是伊天仇和柳潇潇的爱情故事,这条支线是全片最触动人心的故事线,也是喜剧中的悲剧内核;第二条是伊天仇教育小混混从良,让小痞子变成了话剧演员;
第三条是伊天仇,受场控卧底之拖,饰演外卖小哥一角,也正是这一条,让整个电影升华主题,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如果不具备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不能饰演好自己的角色可能真的会丧命,而不是只被导演羞辱两句那么简单。
《新喜剧之王》同样具有一条主线三条支线。
主线是如梦如何逐梦演艺圈,不要自尊、不要亲情,就要演戏。对演员有着远远高于生活现实的渴求,最终她成功了,成功的莫名其妙。
三条支线,第一条是她和张全蛋的爱情,被张全蛋演的一塌糊涂,虽然是悲剧内核,可惜太过苍白,观众笑,也是笑张全蛋的土味情话,笑张全蛋居然饰演鸭子;第二条是如梦和父母的关系,这条没有看出如梦如何从一个不懂如何饰演女儿的人,变成会饰演女儿的人,我看到的只有父亲一如既往的爱,如梦为自己取得的成就骄傲不已时,观众只把他曾经的艰难轨迹,当做笑柄,只有父母泪如雨下,感慨女儿不易;第三条,是王宝强如何被落井下石,又如何崛起,短视频的点子我极度怀疑是腾讯微视的点子……
从电影内涵来看
《新喜剧之王》作为鸡汤,硬逼着自己喝下去,会有三个感悟,首先,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如梦室友的演技让她从发型师变成了演员,这份演技是戏外的;其次,是上天绝对会眷顾努力的人,要不然如梦凭啥获得机会,并且获奖呢?;最后,父母艰难人生最后的盾牌,无论你多么六亲不认、多么任性偏执,又或者遭遇了多大的不幸,父母依然是你坚强的后盾。
这种鸡汤,难以下咽。
《喜剧之王》对我个人而言,有三条很有触动的感悟。
第一就是善良,伊天仇看到被小痞子诈骗的老奶奶,虽然自己穷的该死,依然用最善良、最高情商的方式,弥补了老奶;第二就是“扮演好生活中的角色,比理想来的重要”伊天仇正是因为扮演好了生活中的形象,才让人生之路走的虽然坎坷却充满陪伴;第三是真爱真的有,没遇到是没发生而已
“斯人若彩虹”。
这种鸡汤,喝得我心服口服。
不仅如此《新喜剧之王》还有一条毒鸡汤,那就是伊天仇最终也没有成为电影男主角,这就是现实,不是谁都能叫个如梦,就能万事如梦般简单。
从人物塑造来看
评价《新喜剧之王》的如梦,我不得不再次重复“逐梦演艺圈”这个词,除了这个,还是能依稀看到如梦的正面形象的,努力这一点已被过分表达,天真烂漫已经被表达到有些弱智,善良同样存在,她面对被墙倒众人推的王宝强时,依然坚持他就是自己偶像。
然而这些优点,全被她没有演员的自我修养所覆盖了。
而《喜剧之王》中的伊天仇就不同,尤其是他面对爱情时,那份抽搐与隐约可见的自卑,太过真实,太过深入人心。
“前面好黑啊,什么都看不到。”
“不会啊,天亮的时候很美。”
望着漆黑的海滩伊天仇对柳潇潇这样说。
这句话戳中了多少奋斗着的年轻人……
从演员演技来看
《新喜剧之王》抓住最关键的一点来看就好:电影中的戏中戏,如梦在面试时所展现出来的演技,让我觉得她压根没被骗过,或者被骗过太多次了麻木了……
但是其他演员还不错,尤其是父亲这个角色,在我心目中有9分;王宝强也算是演绎自己本人可以打8分;张全蛋的演绎让我想到了《暴走大事件》说句不敬的话,他演绎了我们对他的刻板印象,能打7分。
但《喜剧之王》不同,我觉得是伊天仇饰演周星驰,而非周星驰饰演伊天仇,把生活办上荧幕并淋漓尽致的展现,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其他人也不必多说,柳潇潇甚好,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从其他要素来看
要素很多,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喜剧之王》中有一个细节,这本书和伊天仇全部家当放在一起,那个糖果盒里有伊天仇所有钱;一块弥足珍贵的手表;一个红包,可见这本书对伊天仇的珍贵。
而《新喜剧之王》这本书莫名其妙就消失了……想必对于如梦来说也没那么重要吧。
一个bug
《新喜剧之王》中如梦在扮鬼吓唬王宝强之后,导演对着王宝强说“你滚”,对着如梦说“你留下”然而如梦在之后的故事中并没有留在那个剧组。不是被留下了吗?如果是别驱逐了,怎么驱逐的?没说清楚。
一个吐槽
《喜剧之王》中的戏中戏非常精彩,莫文蔚饰演的霹雳女侠,一看就是那个年代的正经电影;可是《新喜剧之王》中的白雪公主到底什么玩意?这不是糊弄我呢吗?请谁来演,也没人看好吗?星爷是想借此解决外国龙套的就业问题吗?
星爷的一个控诉
这点纯凭皮爸主管臆断,或许星爷有些不满,认为春节档的原因限制了他的导演才能,理由是电影台词中,经常出现对“春节档”的描述,似乎有点指桑骂槐的意味。
这两部电影若是映射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新喜剧之王》很难让观众拥有代入感,如梦的六亲不认和过度执着,已经显得有点走火入魔了,而她的那份天真我只想和愚蠢联系在一起。一个电影角色,若是不能饰演她在生活中的角色,她凭什么当影帝呢?
我们该臆想自己能够成为如梦,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还是饰演一个有血有肉的伊天仇,不难判断吧?
《新喜剧之王》4.5分不能多于6.5分;
《喜剧之王》9分不能少于7分。
应该没问题吧。
最后还要提一下
鲁豫在采访周星驰的时候。
星爷说:“假如我说我很英俊觉得很好笑吗?”
鲁豫说:“对啊……”
柴静在采访周星驰的时候。
星爷说:“就可能我对这几句话有情义结……”
柴静:“我可不可以理解成,这就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就是,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人生中想说的这几句话。”
星爷:“对。”
“你有这个感觉吗?”
柴静:“对!”
星爷:“谢谢你啊。”
杨澜在采访周星驰的时候
杨澜:“内地有很多观众、学生喜欢把你的作品上升到理论高度,你会很惊讶吗?你在拍电影的时候有这样想过吗?”
星爷:“从来都是很多事情都是我都不知道的。”
至于广告植入问题不做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