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三三》用如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山脚下的乡村景色,记录了一段少女怀春的故事。
感受一:景美
《三三》中的景色描写极美,开篇就是景的描写,把人带进了堡子美景中。无论是清清的溪水,疏疏的树林,还是晚霞回照时满竹林的金光……沈从文笔下的《三三》以一种极其纯净的姿态向我们舒展着这幅美景,也通过这淳朴宁静的山中景色,从侧面烘托出主人公三三的人物性格特点 。
感受二:人美
三三的样子是美的,虽然美得并不让人心惊动魄,却如路边的白色小雏菊一样,闪着纯洁的光芒。
第一次和白衣男子相见,白衣男子背着三三对管事赞扬道:“很美,长得不坏。”管事也回答称“这是我们堡里的美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正是因为山村的美,和内心的富足,让三三变得非常天真而又烂漫。十五岁即将嫁人的年龄,却整日与家禽,山野为伍,想着撅人的鱼竿子,追逐蛮狠无理的鸡。
她的身上有一股纯净的美感,也难怪能得到来自城里的白衣男人和看护的另眼看待。
感受三:哪个少女不怀春
《三三》一文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三三对来堡子养病的白衣男子的情感纠葛。
一开始,三三并没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对城里来的白衣白裤男人有莫名的好感,这份好感也许是来自自己从小长大的环境中,看到的一身米糠,全身灰的家人、乡下人,和这男子白衣、白净脸庞的对比。这份好感也许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的一种向往。
正因为三三的单纯,所以她的情感含蓄而热烈,她也仅仅只有向往,注定只会和母亲谈论这事而已。
三三会因为听到管事先生和白衣男子关于她的调笑话而浮想联翩,甚至在送鸡蛋的事情时,给母亲说管事先生和白衣男子背地里想要找总爷把她嫁给那个白脸人。
她还会在看到看护男子的周小姐时心生不满,这份不满也许是因为对周小姐和男子关系的猜测,也许是为他们同为城里人有共同的出处和话题而焦虑。
丁尼生说过“只要男女真心相爱,即使终了不成眷属,也还是甜蜜的”然而三三这种患得患失,陷于矛盾和焦虑的情感最终会错付,是一段只有自我感动的错恋。她在梦中爱得热烈,笑得肆意,在幻想里期待中凤冠霞帔,二十抬贺礼,床上的枣生桂子……
对于三三的这种情况,我感觉母亲是知道的,兴许母亲还是过来人,文中有多处描写母亲,似乎有满腹心事,有口难言的情况。
也许正是理解,所以文中三三的母亲——杨伯妈包容了三三的一切幻想,陪同着她笑着闹着,甚至陪她畅想去城里的事情。可现实毕竟是现实,所以母亲后来又改了口。
感受四:一些想法
我眼中的《三三》写着小女儿的娇憨,流露出玉人初长成,豆蔻年华情怀开的羞意和涩意。三三是幸福的,早年丧父却被母亲一手养大,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给了她安定的生活与温暖的家。三三也是不幸的,因几句调笑的话语陷入了一段求之不得的情感中,煎熬在得和失之间。
对城里来的白衣男子,无论是初见、再见、拒见或者生死诀别,三三对他的向往,从某方面来说像是对不同生活层次,对城里世界的向往。
若干年后,三三也许会和母亲一样,继承了磨坊,站在母亲的同一视角,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启另一段对于摸不着、得不到的情感、生活的轮回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