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八篇“秦伯篇”,本篇记录了对尧、舜、禹的直面赞美。
在上文品读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孔子认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合乎礼节,礼的根本就在于适度。
太过恭敬,不懂“礼”,就会显得谄媚;
太过谨慎,不懂“礼”,就会显得懦弱;
太过勇敢,不懂“礼”,就容易惹祸上身;
太过直率,不懂得“礼”,就容易出口伤人。
所以“礼”的最高境界,便是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度,切莫过头,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君子”是懂得以身作则,平衡事物,善待他人,懂得宽待自己的亲朋好友,便可以让周围的人效仿。
曾子病后醒来,把学生都见到了身边,然后叫他们帮忙掀开被子,看看自己的脚,再看看自己的手,看手脚有没有损伤。
随后便和学生们说道: “以后我要小心谨慎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免得再受伤害。”
曾子这是告诫学生们也要如此,因为曾子是古代孝顺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了肉体,就是在伤害自己的父母,这是不孝。
可见曾子对父母的孝顺至诚至深呀。
继续下章,又谈到曾子生病的事。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笾豆:古代祭祀的礼器,“笾”为竹器,“豆”为木器。
曾子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
曾子对他说:“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就可以远离粗暴和怠慢;使自己面色端庄严正,这样就容易使人信服;讲究言辞和声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前面一段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后面一段就不太好理解了。
曾子身体不太好,经常会生病,猛敬子来看他。
他们在一起可能就聊一些祭祀的事情。
曾子就跟他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前段或许是在告诉猛敬子,“自己看着是将死之人了,有些事情就没必要骗你。”这是想表达,后面说的话是很重要。
随后便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就是君子有三个形象是很重要的,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个:“动容貌”,就是肢体语言庄重严肃;
第二个:“正颜色”,就是表情面貌要端正;
第三个:“出辞气”,就是说话的语气要真诚可信。
所以曾子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的一举一动,能够修养到位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人对自己不客气,不会怠慢。
这些行为举止做好了,别人也会更加信服自己。
在曾子的时代,就已经很重视肢体语言的修养了,行为举止,说话语气,都会体现一个人的性格。
最后曾子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告诉猛敬子,一些祭祀流程琐事就不要去担心了,有专业人士去做。让猛敬子把姿态,表情,语言这些方面做好了就可以了。
所以,能把这三件事做好,那么与人打交道就容易多了。
继续下章。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却向知识浅薄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这段话应该是曾子的感慨 ,他说谁能有才,又会去向比自己厉害的人请教;有渊博的知识却去问知识少的人;满腹能力却又像没有一样,被人欺负了也不去计较。
曾子觉得谁可以这样呢?而他以前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
这是在感慨谦虚的人太少了,人们总是盲目自信,每个人都有知识的盲区,需要抱持谦虚的态度,这样才会不断提升自己。
人们往往不屑于向所谓“无能寡知”的人请教,可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可能他们在某方面正好有我们缺少的才能和知识。
正所谓“君子无常师”,人们可以向一切人学习,而不能毫不谦虚,固步自封。
而如果以正直公平的态度对待冒犯自己的人,既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又能令他们自己反思,自觉改正,这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两大福利:
福利一,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