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物质环境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精致生活,在物质上放纵自己,他们宁可借债也要维护与自己收入不相符的“精致”。
真正的精致,并不是放纵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品位上的优雅,是让生活变得更加从容、愉悦。
这就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之后,尝过友人为他准备的蓼菜、新笋等野菜之后的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很多人却以为精致就是用用高消费放纵物欲,就是用几瓶莱珀妮、去几个网红旅游地打卡、穿几双 AJ和 YEEZY 的鞋子,用最好的机械键盘……
传播学中有个“充欲主义”理论,原本生活贫乏的年轻人,通过媒体见识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之后,消费欲望就可能会被瞬间点燃。
生活越贫乏的人,越可能被充欲主义俘获,越需要通过高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越可能沉沦在物欲里无法自拔。
但是能不能克制住消费欲望之火,决定你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
前一段时间我们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90 后护士李玫的故事,月薪 8000 的她为了追求精致生活,欠下了几十万网贷,最终被她父母赶出了家门。
李玫出门一定要叫网约车,看到网红餐厅就一定要去吃,走在路上渴了就随手来杯星巴克,同事都有的首饰和包包,她也不能落下。
周末和晚上一有时间,就跟朋友逛街、泡酒吧。看到心仪的旅游景点,即使假期只有两天时间,她也要坐飞机前去游玩,连续打卡了青岛、重庆、云南等众多城市。
她终于靠借债过上了所谓的“精致”生活,可是却因此背负巨额债务。
网上甚至有人说“在我们的一生中,戒掉爱,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花呗。”
但是你知道么,很多网络贷的日利率看起来很低,但是年利率却高到吓人。
微信微粒贷,如果日利率为 0.045%,年利率高达 16%;支付宝借呗,如果日利率为 0.05%,年利率高达 18.25%;京东白条与支付宝借呗利率大致相同,年利率也约为18%……
要知道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多年平均收益率也不过20%,也就是说就算你的赚钱能力赶上巴菲特、索罗斯,你赚钱的速度也不过就是堪堪持平贷款利率罢了。这种钱你也敢用?
李嘉诚带了十几年的西铁城手表, 1000 港币;巴菲特还住在 61 年前买的旧房子里;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每年花费不超过5万元;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很少穿500元以上的衣服……
而月薪刚过万的你,却在举债消费,是不是有点讽刺?很多人正在被放纵的消费欲榨干,并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你想变的更加富有,那我劝你早日戒掉信用卡、借呗、花呗、白条,过上量入为出的日子,直到你变得很有钱,可以随心所欲选择生活方式。
机会陷阱:任何机会都想尝试的人最愚蠢
这个时代对每个上进的人都是友好的,因为这个时代遍地是机会。
但是机会属于整个时代,并不意味着每个的机会都与你有关,贸然尝试每一个机会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这并不是说机会不重要,而是说你并不需要抓住所有机会,你只需要找到那个属于你自己的机会,培养自己的一点点优势,通过不断地迭代,维持这种优势就足够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克制无数诱惑、冗长、烦躁,和自己躁动的心,要养成铁嘴、钢牙、木头屁股;你不要关注那些短期价格波动、突发新闻、机会窗口、别人的成功;
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长期价值,打造一款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产品。
能做到这些,你就一定能成功。德国作家罗尔夫·多贝里在著作《清醒思考的策略》中提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历史上最畅销的书并不是现在畅销榜上的那些书,而是那些几十年、几百年来一直在印刷的经典,比如《圣经》《共产党宣言》《小王子》《指环王》,没有哪个出版社能离开这些长期畅销书存活下去。
第二个例子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汽车,也不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而是丰田在1966 年推出的丰田花冠(卡罗拉),直到现在这款车还在推陈出新,11 代更新把这款车送上了全球畅销榜的榜首。
你并不需要频繁的找机会、换赛道,你只需要找到一个还不错的领域发奋深耕,“宽视野、窄切口、深钻研”,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胜出。
但也许有人会说,那如果我不尽可能地多试错,怎么知道那个机会属于我呢?毕竟就像雷军说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一试,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核心是“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是“有机会的话”。
我们每天面临大大小小的机会,很多人极容易见猎心喜,每一个想法都想要尝试,但并不是每个机会都属于你,很多人并不作任何的思考、调研,就开始盲目尝试。这样累积起来的试错成本,相当可观。
我认为对待机会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态度,应该是“不轻进,不轻退”。
面对机遇要深入研究、思考,认为对的机会才果断抓住;既然认准了,即便是遇到了挫折,也不要轻言放弃。功夫做在入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