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本作“行在所”。皇帝所在之地。
蔡邕《独断》云:“天子以天下为家,自谓所居为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后专指皇帝行幸之地。
宋代因袭旧制,称皇帝行幸所至地方为“行在”。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在南京即位后,为避金兵进攻,以巡幸为名,先后流亡至扬州、平江府(今江苏苏州)、杭州、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绍兴府(今浙江绍兴)等地,均以“行在”名之。其间建炎三年二月驻跸杭州时,诏以为行宫。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正式以临安府为都城,仍称为行在。
明成祖即位,诏改北平为北京。永乐七年后,成祖长期留居北京,遂分设行在五军都督府、行在六部和行在都察院于北京。十八年迁都北京,去诸官署“行在”之称,而于府、部、院留南京者加“南京”字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