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哲思
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qingqianshiguan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21:01 被阅读0次

    因为思想,所以不安分

    在课堂上,我总在期待,我希望学生有独立见解,我想听到与众不同的表达。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质疑,那些异于常规的阐释,会像闪电亮彻教室。

    我更希望课堂上始终有思考的光芒。

    要了解学生的“想”

    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想”;教师的教学,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的“想”。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想些什么,否则他的教学很可能是盲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这个问题特别值得探究。儿童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世界会有哪些疑问?他们会不会、有没有能力把不明白的问题全都问出来。

    教师在课堂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与情感状态,通过引导、分析、探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质疑和交流中有所发现,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能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一般特点,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的思考能时时“朝前跨一步”,这就是“教学”要做的事。

    其实,大多数学生很希望在这个课堂上能观察到不同一般的思维方法,他要看教师和同学是怎么“想”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如果他们能有些“不同”或“特别”,在那样的课上,都会有学生“受激励”或“被唤醒”。教师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会让学生心灵麻木,让上课成为被动寻找“接近或符合标准答案”的过程,教和学两方面都会出现倦怠,于是课堂很难培育兴趣或创新思维。

    教师随机提出一个问题,问题由教学内容向外延伸,或是出现了对立与矛盾,或是与习惯思维产生碰撞,于是课堂开始变得活跃,教师从中会发现进一步推动、发展学习的机会。这种“随机”,往往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教师心中有数。

    这时,绝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即使他没有发言,但他会观察、辨析并评价课堂上所有人的发言,而这样的观察、辨析同样有价值。

    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发生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就必须了解学生,能想到那几十个脑袋各自在想些什么、或是会怎么想,有经验的教师能从学生的表情、眼色上判断出他“想”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教师比学生能“想”、敢想,学生的思想就能没有边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ha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