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叙事和细小叙事是在叙事学上的两个相反的概念。最初时法国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提出,他认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宏大叙事没落并且变得不可信,而宏大叙事将会被细小叙事所取代。这其中,细小叙事关涉的是日常经验世界,而宏大叙事关涉的则是超越性层面,即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
利奥塔宏大叙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地位,往往这样的叙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界都被人广为尊崇和认可,所谓言出法随即是如此。而细小叙事则是琐碎的日常。
在后现代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谓宏大叙事遭到了挑战。
但在社会政策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是由宏大叙事掌握主导权。
例如《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社会福利史上最伟重要的制度之一,尽管现存的关于它的文献证据很多,但相比之下,却几乎没有关于那些接受救济的贫困者在加重或者习艺所接受救济的经历和感受的相关记录。
济贫法联盟这也就是说,历史证据的资料来源更倾向于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自上而下”的记录,而不是关于他们的决定对普通人的生活到底产生何种影响的“自下而上”的记录。
在社会政策中的宏大叙事,就我认为即是这种主流的叙事方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记录,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所载的历史大背景来叙述政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并阐述政策的执行效果。这样的叙事由于是由政策制定者所主导,并且作为正史的一个部分。
而所谓的“自下而上”的,政策影响者的记录反而缺少,这些即是细小叙事。
换而言之,在社会政策中的宏大叙事,其实已经假定政策是正当的,而执行政策中所产生的效果早已被政策执行者所预料,因此具有先验性。而“自上而下”的记录,无非是为了验证这个过程罢了。
而细小叙事则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受政策影响的人的切身感受,这一点尤为重要。
后现代主义中,人们开始批判现代性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如工业社会对人的压榨、知识的权威等,人们开始对抗主流话语,在这一趋势下,细小叙事更能够反应这种“自下而上”的过程。
但这一过程明显是一个拉锯的过程,庞大的利益相关方掌握着主流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进行,这样的对抗还将会继续。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