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觉
高旷
文题取自禅宗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笔者认为,广义的世间应该是三界,而我们只是平凡的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人间觉比世间觉更准确。觉什么?觉悟人类世界的唯心所现和认识上的唯识所辨,从而奠定和坚固佛语、佛理无欺的信根。依本人心得,有以下几种旁证之法,仅供参阅。
一 科学佐证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理论,特别是微观物理科学和光学物理知识,为我们深度认识世界与自身开启另外一扇大门。
为什么要拿科学说事呢?这是因为,虽然,近代科学的崛起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但是,她使人类认识和改变自然地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超过了人类以往几千年的积累。所以,人类由此获得了强烈的自信,以至于达到了自我崇拜和迷信的程度。岂不知“科学”方式仅仅是人类认识深度世界的方法之一,必须承认,科学也的确为我们深度认识自我和世界打开了一条方便之途,而这又恰恰为佛哲、佛学提供了强有说服力的理论与事实佐证,成了佛学的注脚,这的确有点吊诡。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请参阅拙作《人能否客观、公正地体验、认知世界?》和《探索深度世界真相的三种途径》(直接上网搜索即可阅读)。
二 传统国学文化
《易经》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预测学。易经之类的预测学是不是迷信?其准确度和可靠性怎么样?我们不妨从简易的四柱预测学和八卦预测学玩起,把自己和家人及朋友的八字信息输进去,验证其准确度。有一点必须说明,批八字和断卦的准确度与深度,因人、因缘、因悟性而异,但是,稍微有些预测学常识的人是会看出一些粗浅信息的。还有,出家人、气功与武术修习者的生命场可能会发生改变,预测起来,偏差可能不再准确。
笔者通过简易的实践认为,预测学也是认识深度世界的一门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预测学的准确性体现一个什么道理呢?她体现的是信息同步原理,也就是说体现佛哲“一显一切,一切显一”,极细微的徵相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觉察到的,但是,粗浅的徵相我们还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一个人的出生时间蕴含着一个人的一生变化信息,一个卦相蕴含着一件事的发生、发展信息,这都是可能的。其他徴相学的解读也是如此。
通过较为高明的预测手段,能大体判定一个人(出家人例外)或一件事的全程走势,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般的定数。那么定数是怎么造成的,那只能是因果规律造成的。事件有因缘,人亦有因果。佛语不欺诳。《了凡四训》即是例证。
真正的佛教是不大赞成预测与占卜的。因为这种行为有偷懒、盗窃、断章取义之嫌。古往今来都有人用占卜的方法来窃取天地机宜,选坟造宅。
古人言,利者,义之聚也。其实,修善积德自然会有好的果报,何必当窃取呢! 修行(返璞归真)之人问因不问果,因正果不谬。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三 止定的方法
修止定的方法是开启深度世界的大宗之法,而且方法繁多。各派气功有,各种神教有,阴阳家有,道家有,邪教亦有,佛教更不用说。我们大都可以随便一门深入,都可能“炼”出点什么小把戏来。但是,我们都必须以佛家《楞严经》五十阴魔境为警钟,切莫进得去,出不来,以小把戏为真实。还有,即使获得怎样不合时宜的信息,都不要散布,否则,当获不期之灾。
所以,止定的方法虽然是开启认识深度世界的一法,但是,如果不明佛家的总相智和遵守清规戒律,最好不要尝试,以免走火入魔、精神分裂。
四 哲学
研究哲学也不失为认识深度世界的一法。西方研究哲学的比较多,所以西方哲学家比较多,论著也比较多。西谚:知一切然后知一。黑格尔认为:世界是存在着的无。
东方哲学也毫不逊色,在深度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老子、庄子、陆九渊、王阳明等。而最伟大的哲学家、智慧家则莫过于释迦摩尼,其经、教都贯穿着矛盾对立统一哲学,在佛教语境下成为般若中道。
西方哲学是通过观察、体会现象变化,进行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而得,是形而上的,即使达到极致的深度(西谚:知一切然后知一),但是不容易达到理事圆融、事事圆融,这是由于人“当然无法越过人得感觉和精神”(恩培多克勒),离不开人的立足点与视野,把自己与外界分别对待,从而得出的哲学“干慧”。
中国古学者的代表人物是朱熹,其发明是“格物致知”之学与西方哲学相类似。
其动态过程大体是:繁、多、杂、动、不一(矛、盾等表相)——>简、精、约、静、不异(统一)。
别开生面的东方智慧,通过止观(或称禅观)等,先打开本来,获得总相智(无分别智),然后起用,入于各种境界中,获无量别相智(立处即真智,譬如,人类觉知)。因而可以说东方智慧是先形上后形而下的,甚而,形上形下都不曾舍离,各取所需、所用而已;不仅要求做到理圆融、理事圆融,还要求做到事事圆融。
中国古学者与之相近的人物是老子、庄子、陆九渊与王阳明。
动态过程是:(通过静定慧等方法打开部分)根本、本来、自性、清静、不异(统一)——>(回头解读)繁、多、杂、不一(矛、盾等表相)——>(回归)根本、本来、不异(圆融),循环往复,直至彼我一如的能量态,随意变幻启用。
二者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哲学是逻辑归纳出有限“干慧”,离不开人意识的立场;东方智慧是如实觉悟和体证万有之本源,一切本无区别,都是本觉的体现。此间,止定的功夫起着举足轻重的助力和佐证作用,可以说,没有止定的功夫就不能获得人类觉知以外的海量异类信息(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另外的立处即真而已)。
五 通过观察世事生活体悟
世事生活的很多看似道理的东西都经不起推敲,都是立处即真的表现,随举几例:杂草与庄稼都是自然界的普通植物,庄稼本来也是草类的一种,二者本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可是,人们生活、生产实践中,总是想方设法地清除杂草、保护庄稼。所以者何?庄稼能维系人类的生存,杂草则不能。
我们常说青蛙是益虫,益者益谁?益人类而已!于昆虫何益?不仅无益,且是大敌大害。其实,青蛙、昆虫、人类都只不过是地球生物链中的一节或一环而已,本无所谓害益。如果较起真来,人类之于其他生物以及地球,又何曾不是最大的敌人和破坏者!
人类(其它生命一样)很大程度上总是站在人类自身益害的立场上来衡量物、事、理的是非好坏,这个层面上的是非、对错、真假、善恶、美丑是不根本客观的,是有选择性,是有角度的,是有立场的!这种角度、立场下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不能说不正确,至少是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相对正确,相对于人类正确而已!
古人言:世事洞明皆文章;笔者言:事事洞明皆般若;佛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只要我们也学会时时以正、反、和来观待一切物、事、理,直至矛盾的极致与圆融处:任何角度都不立,任何角度都能立(矛盾统一或称般若中道),则我们也能成为智者。
因为,有所立,必有所对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得等等,都是有所立;无所立,即绝对,显现一切,照明一切,明澈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