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掘工作进入“主场”态势
蒋家河口战斗被认定为“东进第一枪”后,有关这次战斗的后续研究,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巢湖市委党史办公室的头上,因为战斗在这里发生,我们有“主场”之利,也有“主场”之责。
关于这次战斗,以往的资料,有三点已经明确无误,即:1、时间:1938年5月12日;2、地点:巢湖东南蒋家河口;3、所属部队: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但是,作为一场战斗的全景,仅这三条是很不够的,还有许多内容有待补充完善。
需要进一步理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战果。在文献资料中,四支队的战报和仅隔半年后的项✕元旦报告,对这次战斗的战果表述,有很大差距,后者明显小于前者。这究竟是为了消除高敬亭的影响而故意淡化战果,还是后来对战果作了重新核实呢?
第二,参战部队。早期的报道和电文,对参战部队的表述比较大而笼统:中共中央在新华日报上发的消息,是“我新四军第四支队”;项✕在军部的报告,是“本军”;驻汉办事处的电文,是“我第四支队”;四支队的战报电文,是“我九团之一部”。比较起来,四支队的电文算是最具体的了,但是这“一部”,究竟是哪个营、哪个连、哪个排,还有待核准。
第三,战场指挥员。以往的资料,在这方面是整体缺失,需要从零开始查找。
第四,战斗经过。这方面应该是战斗的核心内容,是最精彩的部分,但资料中没有具体表述,只看到两个关键词:“阻击”,“登陆”。敌方要登陆,我方去阻击。敌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登陆,我方是如何阻击的,都不得而知。
以上四个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征集和研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全国党史热的黄金时期(那时我还没进党史办,等到1996年我调入并主持工作时,单位名称已改为党史研究室)。这个时期,党史办的中心任务,在它的名称上已经反映出来,全称是“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资料征集是它的主要工作。从名称上看,党史办上面还有一个一级机构——征集委员会,是由市委书记或分管书记挂帅,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机构虽然是虚的,但权威尚存,也舍得投入。
那时的市委党史办,除了自身工作人员外,还在市直其他单位抽调了一批年轻同志,参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奔走在全国各地档案馆和博物馆,查找文献资料。当然,要找的资料是全面的,蒋家河口战斗只是其中之一。党史办还在北京、上海这两个老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市委的名义,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收集了一部分录音资料和少量老干部个人收藏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和这些老干部建立起联系,为资料的后续补充,打开了渠道。
就在这大规模、大范围的资料征集中,有关蒋家河口战斗,有两个新的重要发现:
一是发现了一篇记载蒋家河口战斗的文献资料。其出处是: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发起一个“新四军江北一日”的征文活动。1942年1月,新四军第二师(由原江北指挥部所部改编)文化工作委员会,从当年征文的800多篇来稿中,精选出28篇,汇编成书,书名为《难忘的日子》,铅印出版。其中第二篇的篇名,就叫《蒋家河口战斗》,作者非非,全文1500多字。这是最早见诸于文字,并详细叙述战斗经过的一份文献资料。
二是找到了时为九团副团长(政委)高志荣,在解放后所写的一篇关于蒋家河口战斗的回忆录。据回忆录透露,高志荣当时作为团首长,和参谋长唐少田坐阵银屏山,组织指挥了那场战斗。高志荣建国后曾任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高志荣的这篇文章,对战前态势和战斗经过,都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这两个新发现,使蒋家河口战斗,由原先的一副骨架,变成了有血有肉。
这两份文献资料,有三个新的共识:一是战场指挥员,是团侦察参谋郭思进;二是战斗发生的时间,是上午八九点钟;三是战果,消灭了敌人20几个,与以往文献资料不同的是,没有残敌逃回,而是全歼。不同之处在于,高文说敌人是乘船而来,非非则说是汽艇,船和汽艇是不是一回事呢,没人解释。此外,高文指出,参战部队是团侦察队和二营四连的三个排,而非非的文章对此没有提及。
两相比较,高文重在记实,而非非的文章则有着较强的文学性,有抒情散文的意味,文中有不少像“河水在悠扬的唱着五月的山歌”这类形象化描写,作者非非显然也是笔名。
考虑到史料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党史办在后期的资料归纳时,主要是采用高文的资料。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