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简书电影
《血战钢锯岭》|言语轻飘,行动才有意义

《血战钢锯岭》|言语轻飘,行动才有意义

作者: shimashima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21:35 被阅读52次

《血战钢锯岭》是12月5日上映,截止到目前在内地票房3.6亿,还在上映中,豆瓣近14万的人表示看过并且做了评分,目前评分8.8分。这部片子上映第一周就成了热门话题,各路影评界KOL都在力推,那段时间几次餐桌上,几个平时都不怎么看电影的人竟也主动聊起这部电影,掐着吃饭的时间,开始订票,准备吃完饭马上上楼观摩一番。

12月像是电影盛典,好片烂片堆叠着上,每周被一部片子刷屏,我看了《你的名字》《萨利机长》,这两部片子的评分低于《血战钢锯岭》,并且在我最信赖的电影排雷高手和菜头的笔下,《萨利机长》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但《血战钢锯岭》确是力推。

我却没有丝毫去看的冲动,我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相信。

在我的价值体系中,就如《天空之眼》中片头所说的,在战争中,第一个倒下的是真理。不带枪上二战战场毫无无伤?然后还徒手救了70多个同袍?顺便还发现了致胜日军的关键秘道?这是战争片中的玛丽苏吗?残酷血腥战场的子弹都长了眼睛为你绕道?上帝为你开启了天眼在生死边缘让你发现了秘道?

直到我后来看到一段关于道斯的纪录片。这部影片并非虚构,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现实中的戴斯蒙德 道斯,在太平洋战场上多次战役中,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也没杀过一个敌人,但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因而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这是美军最高荣誉的象征。在纪录片中,已是垂暮之年的道斯,讲述这段故事时,将一切荣誉归功于他的信仰。因为当子弹擦肩而过,而你却只有一个医疗包,如果是人应该已经被杀死了很多次。

也许是这段纪录片,让我觉得也许应该去大屏幕上欣赏下这部电影,毕竟它是梅尔·吉布森的作品,毕竟它又不是像《长城》只有3分的评分。

在新年的第二天,我赶了个早场电影,看完走出影院,我最大的感念是,还好这部片子够坚挺,熬到这时还没下映,否则因为我的狭隘偏见而错失,那可能是我观影史上的一大遗憾。同时为在没看过之前产生“这是部战争玛丽苏片”这样的念头而觉得惭愧不已。

影片在北美上映时被定义为R级,17 岁以下须由监护者陪同观看。而在国内上映时也被提醒"战争几近真实,12 岁以下儿童观影需要家长陪同"。因为战争场面太过血腥残酷,被炸断的双腿,裸露的肠子,子弹直接击爆头部等均有细节的呈现,以至于我在观看过程中会有几次偏过头视线离开屏幕不敢看。

关于“死”的刻画越残酷血腥,那么道斯对于信仰的捍卫就更让人动容。他信仰基督教,不能杀人,不能持枪,甚至每周六要求休息,因为那是安息日。这样的信仰,自从他入伍之后,就有太多难以避免的冲突了。而拎出任一冲突的困境,倘若他因为现实而让步,我想没有太多人会因此而责备他,因为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情有可原了。毕竟人强不过形势啊。

但是他没有退让,哪怕一小步。当战友们故意为难甚至殴打他,或者被控诉要上军事法庭有可能被关监狱,他没有放弃信仰。当然这时他还没亲历战场。真正最难的是亲历战场的时候,当自己身临子弹呼啸过耳的时候,站在生死边缘,目睹着同袍们的血肉之躯,而自己却只有一个医疗包。这个时候,是否会放下自己的信仰,而捡起护命同时收割敌人姓名的武器,才是最大的考验,毕竟求生是人的本能。

但是,道斯真的没有完全没有这个念头。在战场上,他最大的念头来自于自己的信仰,再多救一个人,再多救一个人。所以我们看到当美军被日军的袭击撤退下山之后,道斯一个人,用他曾经被人耻笑的双结,从悬崖往下送伤员,一共75个人,并且还有几个是日本人。

我想,我惊叹于他对信仰的坚守,并且曾经一度怀疑这样的真实性,也许是因为,在我的世界中,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坚守。这是件说起来有点悲伤的现实,但唯一幸运的一点是,我对此的清楚认识,并且没有放弃去寻找和努力。

对道斯最大的敬意是,他用行动而非言说捍卫了自己所相信的。而回归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先抛开上升到信仰这么高的高度,单单是言语和行为的一致,都是极其难得的了。

比如说兴趣爱好,号称喜欢摄影的,也许机器已经一年都没动过了。号称喜欢健身的,可能上一次去健身房已经是上个月了。什么时候,我们履历表或者自我介绍中的所谓兴趣爱好,已经成为轻飘飘的套路了。

再比如说工作,面试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多么热爱这个岗位,多么符合自己的人生规划,但是当问到面试产品经理的人,竟然说不出几个自己喜欢的产品。

再比如说人际交往,多年的经验是,刚认识没几天就指天发誓觉得你是最重要的关系最好的,热乎的异常的,到最后都成不了长久的朋友。

亲自肉身膛雷,甚至有时自己就是那个雷,才明白言辞可以来的有多轻飘飘,又是有多么的容易作伪。

有个朋友,喜欢美食,每天花时间研究食材,为了做一道菜,可以把各种品种的土豆都买回家,逐一尝试。
有个朋友,喜欢徒步和旅行,真真切切的每隔一段时间,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个世界,耕耘自己的旅行日记。
有个朋友,是行业研究员,除了工作之余,下班之后继续琢磨公司和行业,看书思考讨论。

也许这辈子,都未必能寻找到如道斯这般坚守的信仰,但不妨从远离轻飘飘的言语,真枪实战的去行动开始。

别忘记跨年时候说的 “2017年,让我从1月1日开始准备它在12月31日的离开吧。” 能支撑起这句言语的是背后的行动。比如说每周的公众号写作,比如说每周的产品体验和研究。

写在最后,如果有小伙伴愿意分享你的2017年行动给我,我也愿意分享给你我的想法,互相监督,毕竟自律尤其在形成习惯之前,是件有点反人类的事情,需要在技巧层面下下功夫,让它能发芽长出来。

相关文章

  • 《血战钢锯岭》|言语轻飘,行动才有意义

    《血战钢锯岭》是12月5日上映,截止到目前在内地票房3.6亿,还在上映中,豆瓣近14万的人表示看过并且做了评分,目...

  • 看红海行动有感

    今天看了下电影《红海行动》,想起之前看过的《血战钢锯岭》,比较下来,看红海行动给我带来更大的触动。 血战钢锯岭主要...

  • 战争主题电影推荐

    【电影推荐】 ①《血战钢锯岭》 ②《父辈的旗帜》 ③《硫磺岛来信》 终于把想看许久的《血战钢锯岭》完完整整看完。距...

  • 《血战钢锯岭》观影浅评

    《血战钢锯岭》观影浅评 反战题材电影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是2016年最具震撼心灵的佳作了,本剧...

  • 一部医务工作者的战地传奇

    我认为,“ 血战钢锯岭 ”是本年度最佳电影,没有之一。 “血战钢锯岭”充实的剧情、暴笑的情节、细腻的描写、逼真的战...

  • 《血战钢锯岭》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一直以为战争离我们很远,直到看了《血战钢锯岭》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血战钢锯岭》以对抗法西斯将战场设在日本...

  • 《血战钢锯岭》:不带武器上战场

    这是一篇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影评。 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太让人震撼。这是一部有关信仰的影片,是真人...

  • 血战钢锯岭

    我喜欢《血战钢锯岭》这本书和由它改编的电影,虽然电影为了突出主角而做了一些情节改动,但仍然不妨碍德斯蒙德·道斯在电...

  • 血战钢锯岭

    #影评# 从整体上来看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片 故事背景为二战后期美国反攻日本打入日本本土之事。 主角是一位退役...

  • 血战钢锯岭

    戴斯蒙德·道斯。把名字写在前面是因为从来记不住英文名。 电影开始叙述主人公小时成长历程,把主人公父亲的暴躁脾气随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战钢锯岭》|言语轻飘,行动才有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i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