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梦想的房奴
不管你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只要你还准备结婚,还有个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许想过这件事情:在这个城市里,我是不是要买房?怎么样才能买到房?什么时候买?父母出不出钱?
因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都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即使老婆愿意,她的家人呢?别人会怎么看?孩子以后怎么办?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51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由于在纽约找不到工作,巴菲特回到了老家做证券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
1952年巴菲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苏珊;结婚时,苏珊可以选择用巴菲特攒下来的1万多美金买套小房子,也可以让巴菲特拿这1万美金去投资。
苏珊选择了相信巴菲特,让他去投资,跟着巴菲特裸婚,他们租住的房屋,晚上都能听到老鼠在天花板上开派对。
1956年,租了4年房的巴菲特开始创业,1958年,巴菲特的投资开始稳定获利,买下了位于奥哈马的一座灰色小楼,至今仍住在那里。
10年后,巴菲特依靠投资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2008年,巴菲特财产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故事看到这里,谁才是真正的股神?!巴菲特的媳妇苏珊!她为巴菲特做了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次投资决策:投资自己,而不是投资一套房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070/f1d57f311313cc04.jpg)
你是否意识到,在年轻的时候买一套房子是在变卖自己的梦想?我们来做这样一个“人生试验”:假设同一家公司同一专业的两个人月收入都是5000元,一个决定买房,一个决定投资自己。
半年后,他们的收入分配有了明显的差异:买了房的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有的大额消费,避免所有的出游活动;决定投资自己的则开始把更多的钱花在自己身上,开始投资职业。
10年后,买了房的人还在原来的公司年薪20万;而投资自己的人跳槽创业,年薪68万。这些过早的购房者几乎与创业、转换行业和快速升值无关,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翻阅国内大部分创业者的成功档案,发现他们都在最适合开始创业的年代,选择创业而不是买房。
高晓松曾说:“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没买房,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070/b4bf246f7f790e51.png)
那些过早的购房者,他们牺牲掉了自己未来10年转换工作方向与创业的机会,花掉了未来年薪翻倍的机会,他们到底买回来什么?
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毕竟,在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这正是我们要拆掉的“思维之墙” 。
在这个跌跌碰碰加速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我们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完全地来自于一件物品吗?即使房子真的可以换回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来换,真的值得么?
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看看,这堵墙背后是什么。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自己陷入那种好像什么都有一点可能,但是又什么都做不到的恐惧中,自己突然很弱小很弱小,禁不起任何的失败。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070/ab8c3d2a0b67f1e9.jpg)
世界很大,我却没有力量去任何地方,那是一种好像被什么东西囚禁住了的感觉。
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主子,它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它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被安全感囚禁的人就这样被隐性的墙体隔绝于世界,哪里也去不了。
就这样,我们往往被几个信念囚禁一生。
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下去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获得安全感,这是基本需要,但是每一个人对安全感的想法都不一样。
而我们的社会中,女孩子总会收到这样的信念:“我没有一个人活得很好的能力!”当一个女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她心里会启动怎样的模式?
她会开始寻找可以给她安全感的男人,然后全力依靠,越来越学会掌控,而越来越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
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对方,所以当你把你的快乐生活和安全感绑定在“男人”上面的时候,也就为你日后的疯狂埋下了基础。
“我不能没有你!”我们在很多疯狂的血案、情仇、报复等背后都能听到这样声嘶力竭的一句话,他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虽然手段恶劣,但是出发点高尚,因为——爱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070/f180f6351a499e0f.jpg)
假以爱的名义,寻求永恒;戴以爱的冠服,肆意妄为。亲爱的,这不是爱,而是恐惧。
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谁都能活得下去,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陷入了这种深深的恐惧。你坚信自己需要被别人认同;
你坚信离开了另外一个人,你无法生活。如果那个人不在,你都无法活下去。这其实是一种恐惧。
不要问他为什么没有给你安全感,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安全感!只要你内心坚定,只要你先相信: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字,却也是被误解得最深的一个字:我们总是把依赖当成爱;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把喜欢与爱搞混。
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索取。
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喜欢,但是这个世界,却是所有人都可爱。你可以讨厌一个人的某一些行为,同时你也可以爱着这个人。
给出来的安全感
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慢慢的,信任自己潜力的人建立起来了自信与安全感,而不信任自己潜力的人会进入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模式。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内在安全感,但是内心又迫切被需要,我们只好慢慢地转向外界,寻求外部的寄托。
这让我们的自信完全被摧毁,恐惧开始滋生,因为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深深知道:外物无法完全掌控的,而我们又无比依赖这些东西。
这种想法让我们活在双重的煎熬当中:不相信自己,又随时害怕失去。我们终将被奴役,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是可以提高的:第一招,你可以在安全的环境,小范围地冒一冒险,试探下自己的那些“思维之墙”是不是只是看起来坚固,其实虚弱?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9070/366f3ca5b9fc89a1.jpg)
第二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远离那些让你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情!
第三招,珍爱生命,远离恐惧,接近那些简单快乐的人,看着那些干净明亮的电影和书籍,照在阳光里,慢慢晒走黑暗。
第四招,做一个恐惧保险箱:把恐惧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保存起来,等做完回来再取走它。恐惧是必需的、有益的,除非当它阻碍我们更多可能性的时候。
第五招,做成功日志,找到一个让自己觉得自己实在太牛的地方,启动自己的自信。
第六招,面对恐惧,触底反弹: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最坏的结果的,然后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无条件的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
正如奥普拉所说:如果你受了伤,你要帮助他人减轻伤痛。如果你感到痛苦,你要帮助他人减轻痛苦。如果你的生活一团糟,就让自己去帮助其他处在困境中的人来摆脱困境。
所以,请你一定要记得: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
网友评论
如果早买了现在卖点就可以投资加周游……
投资自己。
百姓说真理都是废话。
关键是看谁说话!
不安全感,源自内心的不自信,提升自己,打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