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12

《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12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01:59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博弈论:研究独立决策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博弈论从结果倒推归纳我们的最优选择,以存在明确可计算的结果为前提,这意味着决策者都是理性的。

2.复杂系统建模,其实就是矩阵思维。

两个维度体现了复杂系统的二八分布。

发现两难,说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事物,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主要矛盾关系。

博弈论是对反映矩阵思维的两难局面进行选择,决策就是对两难做出取舍。

3.两难是达到均衡的起始点。

均衡是指各方利益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结果往往是避免对个人而言最坏的局面,双方达成合作、默契或是竞争。

4.以均衡为目标的博弈论是体现不同利益的共存理念的,因为最坏的结果是消灭博弈关系本身。

5.悬崖策略:弱者为了让自己生存下来,创造了一个可能同归于尽的结果,让强者有可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毁灭自己的代价,从而做出不引发冲突的选择。

6.如果试图消灭弱者,那么强者也很有可能会受到惩罚。这种潜在的惩罚机制,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才是共存的深层原因。

7.智猪博弈:小猪选择等待,“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弱势方的另一种选择。

大猪去按按钮,用吃亏让步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这解释了团队合作中“能者多劳”和“吃亏是福”的价值观,以及领导力的宽容精神特质。

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也存在着智猪博弈。

8.囚徒困境:用次优结果避免最坏。

每个有限理性的人,对给定的博弈结构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只看到对方,而有人想到潜在的第三方;有人只看到眼下单轮博弈,而有人看到了未来多轮博弈。

9.摸鱼博弈:选A者的回报=100*选A总人数:选B者的回报=选A者回报+500。

•如果占便宜不会受到惩罚,就一定会有人做损人利己的事。

•意识到自己的贡献被别人利用,会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时间久了,一直做出牺牲的人一定会另起炉灶,这也是网络的自组织行为使然。

10.在任何组织结构里,如果无法明确监督、追踪,并对每个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后果给予回报,就会产生代偿性网络结构,即非正式小圈子,人数少,信任度高,监督成本低,关系更可靠和可信。

一行精华:

博弈论是对反映矩阵思维的两难局面进行选择,决策就是对两难做出取舍。

以均衡为目标的博弈论是体现不同利益的共存理念的。

触动,反思,改变:

博弈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存而寻找一种或几种均衡状态,这是很发人深省的概念和认知。

从博弈的英文用词Game上也能get到这个潜在含义,大家在一起玩个游戏嘛,可不能走到你死我活的境地啊。

但是现实中我们对博弈的理解往往走偏了,往往理解成War了,于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招数都使出来了,这就失去了理性这个最根本的基础了。

面对两难局面,本来就不存在“鱼与熊掌兼得”的选项,因此,放弃与让步才是促进合作共赢的基本思路,所谓以退为进,反者道之动,都蕴含类似的道理。

学习和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始终要记得是为了共存与共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ld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