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隽语先生(公众号ID: juanyu51) | 投稿联系:隽语先生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文森特·梵高
1890年夏天,随着巴黎郊外的一声枪响,梵高结束了自己年仅37岁的生命。
关于梵高之死,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梵高在奥威尔镇的一片麦田里,掏出自带手枪自杀,只射中了腹部,却没有射中心脏。随后,他蹒跚着回到了旅店,请求医生来治疗,但因伤口致命,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
另一种说法,梵高不是自杀,而是死于一次意外。一个醉酒的16岁浪荡少年,持枪误伤了他,梵高带着致命伤回到酒馆,对他人承认自杀,可能是出于想保护那位给自己买过酒的浪荡少年,也可能是想保全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无论梵高之死的真相如何,结局都是一样的。这位疯子式的天才临终的时候,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言:“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惋惜。
纵观梵高的一生,几经波折,极少受到命运的眷顾。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许多职业,但都一事无成。
27岁,他才真正开始绘画创作。梵高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因为没钱请模特,他画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画像。
梵高生前仅卖出过一幅画作《红色葡萄园》,售价400法郎(约7000元人民币)。据说是他的弟弟暗中帮忙才得以卖出,然而对一个顶级画家来说,这点钱今天只够买他的画框。
画作《红色的葡萄园》,1888年作为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梵高的名作《吃马铃薯的人》《向日葵》《星夜》,不胜枚举。然而,对梵高的艺术影响最大的不是西方画坛,却是日本的浮世绘。
梵高在巴黎期间,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此一改往日的阴郁的画风,画板开始变得明亮。
一切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梵高不仅在商人那里购买了许多日本版画,还把巴黎杂志《Paris Illustré》上看到的浮世绘重新画了一遍,并在他最爱的咖啡馆组织了一次浮世绘画展,足见其对浮世绘的狂热之情。
左图为梵高油画仿作,右图为浮世绘画师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
从1956年柯克·道格拉斯版的《梵高传》、1990年黑泽明导演的《梦》、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再到2010年卷福版的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梵高的生平也被多次搬上荧幕。
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那部——耗时7年、由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用手绘创作了65000幅油画才得以完成的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电影。故事以一封梵高的书信为线索,通过主人公探寻梵高的死因和他每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来重现梵高传奇的一生。
毕竟,这是第一部以梵高的画作来解读梵高本人的油画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画家的曾经,流淌着哀伤的回忆。就像电影宣传海报上说的,“用一个回眸,就让你泪流满面”。
无独有偶,土耳其艺术家Garip Ay曾经尝试在水中画画,竟然神奇的复原了梵高的名画《星空》和《自画像》。
在中国的广东,有一个“画家村”。这里有8000人,都在临摹梵高等大师的名画,有人20年画了10万张名画,却连画家都算不上。
纪录片《中国梵高》把主人公赵小勇的故事记录下来,虽然他的画被挂在梵高博物馆门口卖500欧,别人从他这里进货时只值50欧,但他是最熟知梵高画作的,他觉得自己和梵高没什么不同。
“他画画是为了生存,我们也是。”
众人熟悉的经典歌曲《Vincent(文森特)》正是美国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在1971年为纪念梵高所作,歌词描绘了梵高的名作《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及其他画作;次年,这首歌成为英国单曲榜的冠军、美国单曲榜第2名。
如今,梵高的作品除了陈列在博物馆,更多的是被印在了手提包、明信片、T恤衫上。
2019年夏天,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艺术展,展览通过灯光、音乐、沉浸式影像、VR交互体验、投射映像等技术手段,采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完美还原梵高200多幅原作。
知名连锁品牌海底捞火锅也曾斥资一亿元,在北京打造了全国首家海底捞智慧餐厅,用360度炫酷投影呈现梵高的画作。
虽然智能餐厅这一概念早已不新鲜,比如上海的德克士自助式餐厅、天津的京东的X未来餐厅、杭州的五芳斋的无人餐厅等,但是能在梵高的《星空》下吃火锅,也是独特的艺术体验。
来源:隽语先生(公众号ID: juanyu51) | 投稿联系:隽语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