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免写卡这几年来,我曾经颁发过一次“大免写卡”,这张大免写卡可以无限次使用,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使用多少次。得到如此“殊荣”的是四年级的一个男孩子,他特别喜欢语文,他爱语文的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来自于“妈妈的爱”。孩子母亲曾经买过一套《明朝那些事》,为了激励他好好看,就说是“耿老师送的”。傻孩子一听,可得意了,宝贝似的将整套书放在了床头柜上,每天睡觉前都会捧在怀里好好地看一阵。有一次作文比赛,孩子得了一套笔记本的奖品。当他欢天喜地拿回家后,妈妈表示了十万分的喜欢。可是这个傻孩子竟然将本子夺了回来,一本正经地说:“我要送给耿老师,不能给你。”妈妈被怼得直翻白眼,却也无可奈何。我知道这件事情后,不由地“反思”起来:为什么会出现“亲妈不敌老师”的情况呢?难道和我给他一张“大免写卡”有关吗?其实想想或许还真有关联:首先,给孩子发了这样一张可以无限次使用的免写卡,其实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鼓励,给予的不仅仅是免写卡,更是浓浓的自信心;其次,通过这张免写卡,孩子品尝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最起码他感受到了在认真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过程中中,自己是有所得的,学语文是有用的;再次,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也许可以点亮孩子心中的激情,让他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心中仿佛有一盏明灯一直在闪耀……
前几天我们在学习《古诗三首》时,小成同学发表了自己对于《浪淘沙》这首诗独特的理解,他提到了刘禹锡丰富的想象力,还结合其另外一首作品《望洞庭》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我被孩子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打动了,顺便提了一句:“你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来好好研读刘禹锡的作品,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如果写出来的话,老师给你一张可以无限次使用的‘大免写卡’。”同学们听到“大免写卡”纷纷来了兴趣,而小成呢,紧紧抿住双唇,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似乎陷入了沉思。
上个星期五,小成突然跑过来问我关于刘禹锡的文章可以怎么开头。听着他这个问题,我感到一阵欣慰——这孩子,真的在思考关于刘禹锡的文章啊!我给他讲了自己的看法,并再次提起“大免写卡”的事情。他仍然抿住双唇,微笑着不说话,而我却感受到了他身上传递出来的无形的力量,从而坚信一定可以看到那篇精美的文章。
小成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文章如期交上来了。他以刘禹锡的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开篇,介绍了作者生平、作品特色以及自己最佩服的地方——想象力。文章的末尾,他还附录了自己的写作导图以及自画的刘禹锡像。孩子画笔下的刘禹锡清瘦、苍老,但是却给人以莫名的力量。我想,这大概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民族精神的力量,还有小成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中体现出来的强大的自我成长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