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事事指责孩子?
——分门别类过滤术
每个父母对孩子有着期待和希望,所以,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时候,就容易生气、发怒、指责孩子,这样导致孩子觉得:在父母的眼里我什么都不行!从而让亲子关系紧张,疏远、对立。
那么,怎么改变呢?
第一步,观察孩子。观察孩子,到底是哪些方面让自己生气、指责。
第二步,客观记录。把孩子关于这件事的所有行为全部记录下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就记录孩子的行为。比如:早上不早起,千万不要记录成:懒惰。而是单纯地客观记录事情。
第三步,理性分类。把孩子的所有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情进行分成三类。一类是不严重可忽略的行为。这类问题并不严重,并不影响孩子成长的事情。比如:孩子喜欢只穿黑色衣服。这并不影响孩子成长,父母可以忽略。第二类,严重不能接受的行为。这一般涉及底线问题,或者价值观,影响孩子未来的问题。比如:孩子欺负人,孩子对人不尊重。这类问题要非常重视。第三类。值得发扬光大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正面的值得激励的一面。所以我们要找到正面的能量。
第四步,分层对待。当我们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懂得区别对待。先肯定值得发扬光大的行为,进行大肆表扬;对不严重可忽略的行为,做到不苛责,这一类行为在孩子面前可以不提;再认真严肃地纠正严重不能接受的行为。这样,和孩子沟通,孩子就容易接受,并且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如何缓和水火不容的亲子关系?
——预设剧本对话术
有的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有的是完全拒绝交流,有的一言不合就开仗。
此时,如何能够打开这个僵局,可以用上“剧本对话术”。
第一步,准备“剧本”。父母可以事先体现预设一下,这次谈话的主题、内容、目标,要给孩子怎么表达,怎么和孩子谈底线、谈要求等等,以及在谈话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如何应对的方式都可以准备一番。这样可以避免在沟通时候发生情绪失控的状态。
第二步,约定对话。这需要父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包括布置对话的氛围等,如果孩子要求现在就谈,父母此时不要妥协,按照约定的时间,这样双方都有心理准备,有缓冲和准备的空间。
第三步,陈述事实。和孩子以朋友聊天的方式,千万要注意平等平和的态度,要肯定孩子,同时陈述孩子的具体问题,提出父母的希望,聊的内容可以按照父母“剧本”准备的内容进行,千万不要用攻击的方式,并且需要真诚地询问孩子的意见。
第四步,解决问题。接着,我们需要明确:父母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指责孩子。所以,这个过程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懂得倾听、共情、回应,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步,达成一致。此时和孩子一起商量的方案,并达成一致,接下来需要跟踪落实。家长可以提出:“我们既然商量好的,接下来回去就要按照约定的执行哟!”
这样,父母和孩子可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冲突,也不会受双方情绪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