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忧杂货店成长励志
我怀念的,是拿着花灯满街跑的童年

我怀念的,是拿着花灯满街跑的童年

作者: 花五爷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09:27 被阅读13次

俗话说“不过十五还是年”,中国人的传统里,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未到,过年的气氛就还在。

今年陪父母去了南京过年,夫子庙、秦淮河的灯会早已开始,听说每年正月十五那天,这条不长的街道上能挤满五十万人,上演一场人挨人的“闹花灯”。

也难怪,花灯不闹,还算什么过节呢?若是让你一个人安静的欣赏这些花灯,怕是还没什么乐趣了。

记得看《大明宫词》时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便是太平公主在上元灯会上偶遇薛绍,摘下了他的昆仑面具,“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只这一面就再也不能忘怀。

元宵节也叫做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庆贺元宵的习俗在唐中期开始形成固定的惯例。虽然之前也有观灯的习俗,但是并不固定。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火树银花”便是形容上元佳节繁盛灯会场景的。

唐苏味道曾写诗描写上元之夜的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睿宗时,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京城还破例取消宵禁,允许市民逛灯会三天三夜,当时的热闹场景可见一斑。

在南京热闹的灯会上,孩子都被父亲驮在肩膀上,小手里伶着兔子灯笼、莲花灯笼…一个个开心的不行。爸爸跟我说,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我也这样驮着你上街去看灯,还给你做灯笼。

是啊,太久没有逛过灯会了,那种童年的快乐只停留在回忆中了。

小时候我家还住在平房,胡同里几家的孩子都差不多大,天天都在一起玩。除夕贴春联、放鞭炮,正月十五做花灯,端午节门口挂艾草…每个节日都是家家户户忙碌的日子。老规矩很多,充满了仪式感,也充满了烟火气。

大人们都忙着准备,小孩们就都凑到一起,玩儿的花样很多。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子的灯笼是一定要准备的。一根修整干净的小木棍,在一端斜切一个小口,自己做好的灯笼挂在这上面,小朋友们就可以一起拿着灯笼满街跑了,绝对掉不了。玩儿的时候还要比一比谁的灯笼更好看,更有意思。

灯笼的样子虽然简单,却也是各有特色:有人的是家长帮忙简单糊的;有人的里面放了红蜡烛,外面画上了简单的几笔画;当然也有直接买的——瘦长的,矮圆的,还分各种组装形式。

家里是热腾腾的饭菜,街上是孩子的笑声。那大概是元宵节最美好的记忆了。

长大的日子里,各种节日都变得寡淡无味了。少了小时候的期盼,也少了许多仪式感。长大后我家住进了市里的楼房,邻里之间也少了许多互动。等到自己一个人在外工作生活时,节假日反而显得冷清。就像许多漂泊在外的人一样,在本该热闹的节日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吃晚餐,平时的孤独感都被放大了,更加怀念起小时候的那条胡同,那些人。

相关文章

  • 我怀念的,是拿着花灯满街跑的童年

    俗话说“不过十五还是年”,中国人的传统里,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未到,过年的气氛就还在。 今年陪父母去了南京过年,夫子庙...

  • 童年的花灯

    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千盏。今年元宵节热闹非凡、人山人海。人们穿行在璀璨瑰丽的夜色中,徜徉在五颜六色的灯海里。...

  • 童年的花灯节

    过了腊八就是年。 我们小时候最盼过年,腊八一过就嚷嚷着过年的事。过年有好饭吃,有新衣穿,更重要的是过年就会放寒假。...

  • 怀念我的童年

    记得小时候六七岁开始,吃饭的时候,非得捧一本书,饭相当于菜里油盐酱醋,少一样,饭就不香,家里穷,没有电视看...

  • 怀念我的童年

    在我30岁的而立之年,我突然特别怀念我自己的童年,那种夏日里可以自由奔放玩耍的童年,那种门前有菜园屋后有果园的夏日...

  • 怀念我的童年

    儿童节, 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 依稀记得: 女孩穿着连衣裙, 男孩穿着海军服, 课下排练节目, 一起电影院把节目...

  • 怀念我的童年

    在我家老房子门前是一条河。屋后有一片四季青,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还有一个小池塘。每年夏天我会跟着哥哥摘桑葚...

  • 怀念我的童年

    昨坐公交时正是学生放学时,我挤上公交车,看到两个小学生很有意思,先是分吃了一包麻辣零食,吃完后,坐在后面男孩拉...

  • 怀念童年

    有的时候会禁不住怀念童年。那么怀念童年什么呢?显然不是那时的生活,因为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想怀念的是童年...

  • 【坚持绘画298天】童年

    我的童年,浸润在歌声里。现在感觉经常回忆童年的时光,非常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旧房子,天天喜欢拿着小话筒唱歌,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怀念的,是拿着花灯满街跑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v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