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在萧山机场落地,又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11点才到这个叫“水坞山庄”的目的地。
除了闪烁的灯火,夜色里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只是凭感觉知道车载着我进了山,而且一直在爬坡。下车后环顾,满眼是青黑色的山峰,想到了一个词:黛巘。
一路陪同我的友人提醒说要深呼吸一口,我便感到似有虫子由鼻孔进入胸腔,那冷空气的新鲜感不是凉凉的,而是痒痒的,竟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今晨起床,围着院子转了几圈,四面环山,真的是个“坞”——山坳,也泛指地势周围高而中间凹的地方。
在我转第二圈的时候,见有人站在“水坞山庄”四个字前端详。
一个问:“这个字怎么念?”
另一位大概听成了“念什么”,就答:“念wū。”
并随口吟道:
“桃花坞(wū)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折花枝当酒钱。”
那位纠正说:“不对,这个字应该wù,是四声而不是一声。”
他也吟道:
“方离柳坞(wù),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
将到时,影度回廊。
……”
遇到高人了!但想到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的总冠军就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倒也没觉得多么奇怪。
就在我胡思乱想时,突然被一阵晨雾笼罩,头脑中出现了一个词,眼前还浮现出两个人来。
那个词是“岚”,指的是山间的雾气;那两个人,一个叫“超岚”,一个叫“岚光”。
“超岚”是我朋友的女儿,舞蹈演员。那天她跟我说自己的名字时,我以为她普通话不好误读了“超然”。她说自己的名字是已故的姥姥给取的,姥姥也喜欢跳舞,名字的寓意是比晨间的雾气还要轻盈。我把这孩子称为“一字师”,因为她教会了我这个字,也让我意识到了凡事不能想当然,更是从此之后我学会了发“l”和“r”时舌头该如何摆放——要知道,对我们齐国临淄人而言,发出“r”音,难如登天。
“岚光”是一个孩子的名字,据说十岁那年的冬天死于车祸。这名字是爷爷起的,孩子死后爷爷也因家人的抱怨和愧疚服毒身亡。那天咨询时我真想问问孩子的母亲这是为什么,但还是把那份与咨询目标无关的好奇心给压了下去。
后来查了一下:岚光,指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我便大体猜到那个早夭的孩子是如何让家人与其名字联系到一起的了。
唉!都说“触景生情”,而我却经常像今晨这样“触景伤情”,从而把眼前的美景忽略。
美哉!水坞山庄!
或问:水坞山庄美成啥样?
必答曰: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菊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