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警工程大学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那些事,那个地方

那些年,那些事,那个地方

作者: 庐江衍派 | 来源:发表于2017-06-29 14:36 被阅读193次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白驹过隙,现已入学三载有余。人们常说,记忆似握在手里的流沙,小孩子的手小,往往握紧双手,再松开时,沙子已剩无几;而当他逐渐蜕变、长大,双手变得宽大、有力,握在手里的沙子也将变得越来越多。而现如今,我觉得我手里握的最多、最紧的记忆流沙还是在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生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

                            那年夏天

        那年的夏天格外的热,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与滚滚热浪碰撞、摩擦着。那一天我与全国939万考生一同迈入考场,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由于一系列原因,在对部队、军校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在择校问题上“翻了武警工大的牌”,也正因如此,我成为了我们学校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后来听老师说,那一届,我是唯一一名被军校录取的学生。

读书十余载的成果

                              扬帆起航

      “从今以后,由你自己书写你人生的辉煌”,这是一位老学长在我开学前勉励我的一句话,带着这句话,怀揣着梦想,满载着行李,我出发了,前往目的地——军事基础教育学院,而从我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翻开了新的篇章。

        军事基础教育学院,现在我们口中的东校区,在2011年院校合并以前,他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武警西安指挥学院。这里对于2015年以后入学的学员可能有点陌生,但是于我们14级所有学员包括之前的学长们来说,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许多人也会时常回去看看这位老朋友。

        报道当天,我站在宽阔的大门前,感觉人是那么的渺小,学校磅礴的气势令人生畏,而一进大门,浓厚的历史气息夹杂着几百名新生带来的跳跃的青春律动扑面而来,两者看似矛盾,但是融合在一起却构成一幅极为和谐的画面。对于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我渴望去了解这一切,但新奇的同时,又有一丝恐慌,我的军旅生涯就这么开始了?有如歌词里写的那样,“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

                            同学,战友

        我是第六个到宿舍,也就是我们班的。进去的时候,五张陌生、青涩、白净的脸庞映入眼帘,而同时,他们也向我致以微笑,并主动过来帮我收拾床铺,简单的几句寒暄却包含着浓浓的暖意,对于来自大江南北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简单却又不失温馨的见面。报道第一周,每天的工作基本上以清整卫生为主,在这一周里,我们也逐渐在打闹、唠嗑中由陌生走向熟悉,由熟悉走向相知,而我也知道,从今以后,全连一百人,相互间不仅是同学,更有一个极为亲切且不可分割的关系,那就是战友,以后无论走到祖国哪,总有名叫“战友”的人在你身边。

                            充实的两个月

        部队的节奏很快,这句话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新训开训当天。照计划,九月一日早操举行升国旗暨新训开训仪式,当天,命令一下达,几分钟之内,部队在规定区域集结完毕,整齐地站在了中心广场,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简短的仪式顺利地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新训也随即正式拉开帷幕。

        新训期间,每天的课程都很多,基本可以达到满课的状态,但是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我们也从未延误过一次课。这两个月中,我们抱怨过队列课站军姿时一动不能动的束缚感,惊叹于擒敌课六十多岁的老艾打起拳来的虎虎生风,忍受着在坚硬的土地上爬低姿的灼痛感,当然,还有体能训练时取得突破时的成就感。总之,时间飞快,我们安全、顺利地度过了这两个月,而最终的授衔仪式也为新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学习不能停

        新训结束后,课程主要以文化课为主,我们曾戏称,终于有点上学的感觉了。但是开设的几门课却不简单,尤其是高数,每每到了高数课,感觉头就要大一圈,上完课不知道今天星期几,而每次头晕脑胀又或心情低落之时,我便喜欢在校园里四处转转欣赏一下风景,院内的秋景非常漂亮,可令人不安的心神渐归平静,重新投入新的学习训练中去。

秋天的后院

        每天文化课上完之后,下午7、8节课基本都安排军事训练,并且由连里自行安排训练计划,连里也安排得非常科学、充实,我们在汗水中进步,而每次训练后,人头攒动的超市是我们的必去之处,不仅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饮料、零食,更因为超市的收银员也是一名恬美的小姐姐,在军校,女生是稀缺物种,而这位小姐姐,也成为了院里的宝贝。(可惜此处无图)

                            集体外出

        不得不说的,还有那次集体前往周至训练基地的事。

        周五晚点名时指导员宣布了第二天前往周至参与基地建设的命令,每个人心里都异常的兴奋,毕竟这也算是一次“集体外出”了。不过到达基地时,最直接的感觉却是一片荒芜,除了机关楼和几排板房,基本什么都没有,杂草丛生,乱石林立。分完任务后,我们拿起铁锹、镐、钉耙,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天气十分炎热,而我们的热情却并未因此有所减少。在去年带新训时,我也曾自豪地指着水渠对班里的新生说,看,这旁边的道就是当年我们挖的!

烈日带不走的是脸上的笑容

                            新的开始

        听到我们将是最后一批在灞桥生活的学员的消息时,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刚开始一切都和从前一样,规律的作息,严格的训练,可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当机关楼开始搬迁,我们开始收拾行李时,我们明白了,日子终究是到了,明日即将启程前往三桥校本部。每个人脸上并没有十分悲伤的表情,但是他们看学校的眼神却是那样的深情,是啊,军旅生涯的远帆从这里启航,谁又没有一丝不舍呢?   

出发

        回想在灞桥的这一年,烈日炎炎,我们打过拳、踢过腿;大雨滂沱,我们拔过军姿,练过士气;狂风呼啸,我们跑过步,体验逆风而行的感觉。也是在这里,我结识到了交心的战友们;明白了集合速度太慢就会再集合几次的“潜规则”;体会到了十分钟之内解散、换装、集合这争分夺秒的感觉;习惯了当别人叫自己名字时答“到”......等等这一切的一切、这一次次蜕变,如果离开这个地方,可能我一生都不会有这些经历。

        如今,我常常站在旅楼顶的阳台,眺望东边,曾有学弟问我原因,当时我的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因为,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啊!

最美不过下雨天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事,那个地方

    白驹过隙,现已毕业俩月有余。朱自清先生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警院...

  • 那些年,那些事,那个地方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白驹过隙,现已入学...

  • 那些年,那些人,那个地方

    有人说一个人开始怀旧,也就是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开始,不管它吧,人总要有年老的一天,就像记忆深处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旧人...

  • 月亮湖边(23)

    月亮湖边那些事 不关乎优雅还是凡俗,不关乎进步还是落后,仅仅关乎温暖和真实。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发生的那些事,仅仅展...

  • 那些年那些事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

  • 那些年,那些事

    王春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年春节,他突然回家打点事务,又匆匆赶回昆明的公司。 临行前...

  •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姑娘高中毕业,考的并不理想,只能去外省的二流大学读书,与自己期盼的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

  • 那些年,那些事

    每次回老家总是来去匆匆,门前的小河梦过多少回也无暇走近一睹它的芳容,今天总算圆了这梦,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

  • 那些年,那些事

    文/美丽珊瑚 1. 刘同说,有些日子,只记得事,因事想人。有些日子却记得人,因人而记事。 那一年,我在生我养我的那...

  • 那些年,那些事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 我小学时新建的那幢教学楼,不知不觉已历经了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事,那个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ap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