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的书籍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也看了很多,细细品味,都很有道理。但是到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方法会打折扣,或者有些方法根本无法实施。
有些姐妹会说,那些方法只适用于作者本人的家庭,我家的情况跟她不一样,我要是她那样的环境,我也会怎么样怎么样。也有些姐妹会说,外国人的方法不适合中国人,他们开家庭会议,他们搞家庭聚会,在咱们国家,尤其是农村家庭,你搞那个怎么可能?
或许地域的差异真的影响很大,或许环境的不同也会带来很大的差别,但是要知道,有一个前提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同为父母。只要这个前提不变,那么所有成功的经验都可以借鉴。我们之所以会迷茫,会不解,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自己。
作为模仿并践行别人先进经验的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方法表面,而并未真正理解并领悟其内涵;再者,育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学一些方法就能成功的,如果我们本身不具备系统的家庭和育儿观念,或者个人良好的修养,我们是很难把一些方法践行到极致的。所以,要想让自己所学习的育儿知识发挥最好的效果,真正应该需要锻炼,需要提高的是作为母亲的我们。
都说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那么,作为母亲的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要做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
纵观历史,横看中外,但凡有所建树的人无不有一个这样的母亲,不管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这些母亲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够做到举重若轻。
如果一个母亲没有高瞻远瞩的远大眼光,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和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那么就很难培养出一个充满智慧,具备远见卓识,且充满家国情怀的有志少年,也很难成为一个得力的贤内助。所以,一个家庭里,女性的角色至关重要,女性朋友做好自己乃是重中之重。
其次,要做一个干净而得体的人。
什么是干净?在我看来,干净就是整齐,有条理,不仅要个人干净,更要家庭干净、整齐。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而家里却乱七八糟。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是很难做到有条理性的;在生活中,也是很难处理好生活的琐事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给大家讲讲我的感受。由于我工作离家较远,天天早出晚归,只有在周末才有时间在家打扫卫生,所以屋子里经常被两个孩子扔得一团糟。有一天,我问女儿有没有觉得家里乱或脏,她看了看,很淡定地告诉我没有,当时我就懵了,原来她习惯了。所以,她玩了玩具才不知道收拾,她的书桌书本乱放她也无所谓,她把衣服扔得满床她也不难受,这都是习惯啊!
你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她就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同样,你的言谈举止和行为准则慢慢也就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做一个干净而又得体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再次,要做一个和善而又恭敬的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走出家门,走入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在助推着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魅力和光彩。然而,这也难免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女性越来越自我,甚至慢慢会忽视身边人的感受,变得自大,变得焦躁,变得颐指气使。这样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比如婆媳不和,姑嫂不和,夫妻不和等。
只有我们培养出如水的性情,做到和善亲切,对人恭恭敬敬,那么孩子才能知道和善和恭敬为何物。一个习惯了对人颐指气使的人,是不可能教出一个谦卑内敛的人的。
我曾经在一所高校工作,负责过毕业生的档案,当时一个母亲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临近毕业,这个母亲来学校帮他的儿子办档案,我跟她一起来到了档案室。当时负责档案的女孩长得漂亮,并且非常干练,但由于工作忙碌的原因,她还是表现出了不耐烦。那位母亲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她可能急着给领导汇报工作,轻描淡写的一句“等会儿再说”就过去了。那位母亲就一直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一直到这个女孩过来。这女孩说话语速很快,那位母亲就不紧不慢地跟她沟通,表现地非常谦卑有礼,相比之下,那个女孩就显得非常不礼貌了,而她却全然不知。
后来,才得知,那个母亲真是了不得,自己的儿子当年直接就进入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央企工作。而她的儿子跟她待人接物的方式一模一样,在毕业的时候我见到了他,一样地谦卑有礼。
所以说,作为母亲,我们的和善和谦恭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做一个坚持学习,独立思考的人。
在这个被海量信息包围的社会中,在这个依然会有家长里短的社会中,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舆论铺天盖地的社会中,我们每一个妈妈都要保持不断学习的劲头,只有持续学习,我们才能融入社会,才能分清是非观念,才能看透纷繁复杂事件背后的真相,才能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如果我们不坚持学习,我们很难跟上孩子们的思想步伐;如果我们不坚持学习,我们就很容易被一些歪理学说左右大脑;如果我们不坚持学习,我们的家庭关系都很难维持和睦;如果我们不坚持学习,我们自己也会很快被社会的浪潮拍在沙滩上而不能自救。如果我们的境况岌岌可危,那么我们又如何教育并引领我们的孩子去乘风破浪呢?
妈妈们,我们需要做一个持续学习的人,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为生命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在社会的洪流中认清自我,保持真我本色。
也许,很多姐妹们会说,怎么都是说母亲?父亲哪去了?难道父亲就没有责任,什么都不用做了吗?当然不是。父亲和母亲是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母亲的影响力真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教育出一个好儿子,那么他将来就能做一个好父亲。他再找一个好媳妇,就能再教育出一个好儿子。如果所有的母亲都能这样想,那么我们的孩子以后都将很优秀,这将是家庭之福,民族之福!
所以,姐妹们,教育子女先从教育自己开始,让自己做一个崇高而有理想的人,育儿的路上我们就成功了大半,并且我们的孩子终将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
小建议是前面三段切入点有点长,适当精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