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尧舜禅让是一种原始民主制度”,所举例子有: 阿保机以威制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还有蒙古有“库利尔台”制度,议决国家大事:第一选举合罕,第二出征外国,第三颁布法令。而至世祖忽必烈自立之后,此制渐坏。--都是很有借鉴和现实意义的。
2 周嫡长继承制,但列国不与周室相同。鲁一生一及,曹无定制,楚少子继承制,秦择勇猛者。
3 宗周,各人宗事五人,即本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之正嫡与大宗之宗子。故谓小宗四,与大宗凡五。--父亲呢?虽然早知道这些概念,但还是有些没懂。
4 周时大政决定或颁行多在宗庙。仪式如:1)册命2)献俘受赏3)结盟4)出师告庙5)受命授兵6)其他
5 战国时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作为天下统一换代的历史定命论。还有齐泰山封禅。与当时齐称东帝之说结合看。--所以每种学说出来的环境有时研究让你豁然开朗感觉,还有一种学说出来预示的意义也够深思。
6 汉代前期虽已有九卿之名,然卿数实大于九,大抵九卿制度正式成立当与三公制度同时。
7 郡县长官一定要用他郡人,但其属吏一定用本郡本县人,故长官对于属吏有绝对控制权,但不能任用私人,属吏虽自治本乡,但需绝对服从长官命令。--严耕望说这是汉地方制度优点,我觉得里面还是太多想当然了,没那么简单。
8 汉吏禄甚薄,低级官员之俸禄,不足以给养妻子,详见崔寔《政论》,仲长统以为本秦之旧,薄吏禄以给军用。
9 州郡增置太多,行政经费开支庞大,而行政效率反而低落。所以北齐文宣帝,“并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三镇二十六戍。”隋文帝继之,尽废诸郡以州统县,凡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三百四十八,遂开唐制。
10 九品中正制促进原因1)“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2)许劭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劾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魏政府争取主动,将评议权由地方个人移归政府。
11 唐六部为上级机关,政务机关;九寺诸监为下级机关,事务机关。
12 “选举”一词在唐代实指“贡举”与“铨选”两事。贡举由礼部主办,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任官资格);铨选由吏部主办,授任官职。
13 宋代台谏官由皇帝任命,而宰相不得推荐人选。谏官不谏皇帝,而钳制宰相。
14 明制以六部,五军都督府及都察院分掌政治军事与监察。十三省各置承宣布政使,都指挥使及提刑按察使,各为一司,合称三司。
15 (明)其儒学,则府有教授,州有学正,县有教諭。
16 明官吏任用籍贯限制:1)浙江江西两省人,苏州松江两府人,不得任户部官。2)同一籍贯往往不得在同一机关任职,此当指同机关要缺而言。3)地方官自巡抚布按以下,乃至甚卑末之职,皆不用本籍人,惟学官例外。
17 历代地方吏治,当以两汉最为优良,此千古定论。
思考:
1 行政级数
2 行政辖区
3 行政组织
4 职权和职名对应
5 俸禄
6 升迁考课
7 籍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