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在“读”而非“书”。一部《红楼梦》,有人读出“《易》”,有人读出“淫”,有人则读出了“缠绵”、“排满”和“宫闱秘事”;而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会读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因此,不存在把《红楼梦》“读完了”之说。——李克富
知识的海洋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师教材,是在2014年。开始,像看小说一样,感觉蓝皮的基础知识琐碎、枯燥、晦涩、难懂,不如绿皮的三技技能,里边有很多案例,生动且好看。
为了应付考试,又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书也看了一遍又一遍。渐渐理解,没有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就谈不上能看得懂三技教材,“外行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考试顺利通过了,自己成了一名“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庆幸之余,却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道再读哪些书,做哪些事,来让自己真正进入角色,继续成长。
于是,就出现了这课程那课程,大多和心灵成长有关,个个价格高得惊人。饥不择食的我,当然,也是怀着对心理学的一份热爱,就稀里糊涂地花了十几万。回头再看,那些东西如花拳绣腿,百无一用。对心理咨询来说,不用说入门了,甚至远得连门都看不到。
2017年,我在花费了大量资金、耗费了大量精力,一系列折腾后,满怀对李老师的崇拜,我开始跟着他踏实实地学习科学心理学。
读研修生时,我每天坚持写文章。三个月下来,竟达一百多篇。中间,基础知识和三技技能,不知被翻看了多少遍。由于每天携带在身边,至少换了三个包两套书。
李老师的《自自由的联想》和《行走中的思想》,我带领职业班成员每天三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自己读了若干遍,从中受益匪浅,最起码,学会了怎么写心理和生活相结合的文章。
在上初级和中级研修生的过程中,经李老师推荐,买了很多书。但津巴多和许又新教授的书,为李老师所首肯。也因此,对普通心理学和神经症的学习,我才能得以深入。
2017年,我给考心理咨询师证的学员辅导。初为老师,更懂了李老师的一片苦心。脑子里时常会冒出李老师的那句话:基础!基础!实践!实践!
一次,看到许又新教授在中国心理学大会上的发言。耄耋之年的他,有着60年的心理咨询实践,集大成于一身,但他却没谈任何技巧,在短短的发言里,却一再强调三基技能(基本理论、基本态度、基本技术)。许教授这个发言,又一次极大震撼了我。职业班后期的学习中,在征得大家同意的情况下,我带领40多位学员,用庖丁解牛的方式,每天都推进学习基础教材,不断夯实基础。
接触心理学四年以来,买的心理专业书已有上百本,有些封膜都还没拆,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但《津巴多心理学》(第七版)和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第2版),却记不清翻看了多少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从开办心理诊所以来,真实案例已有几百个,却一再感觉自己能力和修为的不足,从而更加深信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
带着目的去读书,能迅速从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知,读书就不再是一件苦事、累事,反而成了一件趣事、乐事。
现在,如果再让我谈对人生的理解,那就是: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多彩而充盈,读书,绝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的事情。
读书是件趣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