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作者: 杜痕远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1:22 被阅读38次

    我刚到学校那天,很早,大概是早上六七点。

    那天是入学报名日,为了赶早,我们包了面包车,半夜就出发。我大概记得那时的心情,面包车在漆黑的公路上疾驰,我内心充满对未来大学生活的迷茫,还有对人生的失落。

    作为复读生,我又“落榜”了。这次虽然上了三本线,但因为超出分不多,加上三本学校收费昂贵,家里经济拮据,权衡之下还是报了第一次高考就报过的这所高职院校。说起来真好笑,我的命运绕了个圈,我多用了一年时间,回到原点。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次我选择了复读,第二次我选择了接受命运。

    那年,我外公外婆还在世,他们和我母亲一样,小心翼翼地没有责怪我,似乎怕我想不开,做出过激行为。实际上,我当时表现得非常淡定,心里只是失落,别的一些同学上了好大学,而我经历了两个高三,还是要去一所高职院校,我感觉我的人生前途渺茫。

    我母亲一向觉得她儿子很棒,因为我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初升高我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最后却留在县城高中。在对我的教育上,我母亲一直自责两件事,这是其一,另一件是没让我去市里复读(因为县中免复读学费),这都是因为家里条件所限。我不怪我母亲,因为我知道主要是自己不争气,学习不够刻苦,脑子不够聪明。

    高二、高三、复读那段时期,是我人生最低谷、最昏暗、最失败的一段时期。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从高二开始,优异生的我一下跌入落后生行列,像突然掉入深井,我第一次体会到差生是怎样的心情,学习陷入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灰心气馁。我感觉胸口有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第二次高考,得知自己的成绩依然不理想,我决定去读这所高职院校。十多年后我仍然会梦见自己还在教室里奋战高考,我想也许是因为内心尚存一丝不甘。那时有不少复读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人,我曾想过如果我选择再复读一年会怎样,一切未知,然而时间不允许我逗留,那年八月,我踏上去学校报到的路程。

    天色微明之时,我们到了学校门口。

    那是一个很小很旧的校门,与我想象中的大学完全不一样。我提着行李箱,和母亲走进校园。校区很旧了,操场没有塑胶跑道,食堂只有两层,甚至还有不少平房,我心中的失落感加重了。报到的同学几乎一个没来,我和母亲走在空荡荡的校园,我参观了这所我要学习生活三年的地方,竟没有一丝兴奋和激动。十八岁的我像是坐在一叶孤舟上,不知道命运会带我去何方。

    可是我没想到校园竟然这么小,甚至比我们县城的高中大不了多少,因为很快我们就走到了校园后门。

    慢慢地报到的同学陆续来了,校园才逐渐热闹起来,迎接新生的学长热情地带我报名,向我介绍校区情况,我这才慢慢地感到了大学校园的氛围。接着,到了自己的宿舍,认识了室友(后来的徐狗怪),熟络起来,这才慢慢地接受了现实。

    母亲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帮我铺床,十九岁的我颇有些不好意思,我看着母亲弯着身子,埋着头熟练的把刚领回的棉絮、床单铺好,边角压在棉絮下面,接着开始装被套。我看着母亲一气呵成的操作,我不知道她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至少表面上我看不出来她有何失落,她是否对我未来的命运有所担忧,我从没有问过她当时的想法,正如她后来也没有再问过我当时的想法。

    我慢慢感到命运是怎样一回事,也是在近年。我逐渐发现,所谓命运注定,不是迷信,而是因果的呈现。比如,学习不努力,导致高考失利,没有读上好大学,大致的人生脉络就已经定下来了,正如人生被设置了最高限位,即使后来再努力,我们也只能在给定的上下限中尽量争取自我提升,但很难突破上限。

    命运只能选择一条路,没有重走一次的机会,所以遗憾永在。我有时会梦见那年报到那天,空荡荡的大学校园,我拖着箱子,和母亲走在旧旧的水泥路上,左边是图书馆,右侧是篮球场,我接受命运,同时又对命运不甘。让我有一点骄傲的是,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没有虚度,我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获得优秀团干部荣誉,我挣得稿费,逐渐重拾信心,最后凭借自己找到了一份虽然收入不算高但稳定的工作。

    后来我还算幸运,工作三年后争取到机会破格调到自己喜欢的岗位。又过了六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感到再难有提升可能,我内心又陷入失落,我感到自己仿佛还是那个清晨七点拖着行李箱走进校园的少年。我这才知道,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失落相伴,如何走出失落,“柳暗花明又一村”,永远是挑战。

    大学旧校区几年前已拆除,听说原址建了五星级酒店,我曾笑说我们连回忆大学生活的地方都没有了。听说新校区很大,但毕业十年,我从未去过,我替学弟学妹们能在新校区读书感到高兴,但我的大学记忆,我的十九、二十岁永远留在那个小而旧的再也回不去的老校区,不管怎样,那是世界上唯一留着我鲜活的青春记忆的角落。

    而那个少年,那些旧教室,泥土的操场,宿舍楼下的绿荫走廊,两层楼的食堂,母亲为我铺床的身影……他们提醒我要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n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