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04589/9938be5e47af5c83.jpg)
在外漂泊已有20年,至今依然保留家乡的饮食习惯,爱嗦米粉。
我的故乡——柳州,地处岭南,常年气候潮湿多雨、阳光充足,特别适合种植稻谷,于是滋养了米粉饮食文化。
无论城市的大街还是小巷里都穿插着大大小小的米粉店。我们爱嗦粉,也创造米粉,臭名昭著的螺狮粉便诞生于此。
这几年柳州螺狮粉火遍大江南北,柳州也成了网红城市,很多游客不此远行来这里就为一碗螺狮粉。螺狮粉也成了柳州的名片,这也给大家一个误导,柳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嗦那又辣又香地螺狮粉。
其实我们早上起来更多是在家附近的粉店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粉。
不同于螺狮粉的香、辣、刺激,汤粉口感更温和温润,浇头更丰富。
螺狮粉的汤底,是用螺狮粉和猪骨熬制,同时要与红艳艳的辣椒油混合熬制才是标配;汤粉的汤底则更像家里喝的骨头汤,用新鲜的大棒骨和十几种香料和中草药熬制而成,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熬制,醇厚浓香,鲜甜味美。
浇头比螺狮粉更丰富多样,猪肝、小肠、猪肉、脆皮肉、叉烧、猪蹄、腊肠,任顾客选择。
除了丰富的浇头,还有很多小配菜,比如酸豆角、酸萝卜、油爆辣椒油、萝卜干,葱花,自己可以随意添加。
小时候吃米粉最喜欢猪肝和瘦肉的浇头,再加入一勺香辣的油爆辣椒和香葱。
绵软的米粉,鲜甜浓郁的汤,鲜嫩的猪肝瘦肉,辣子油的香辣,在舌尖上碰撞出丰富多样的口感,让自己欲罢不能,一口接着一口,连汤底都喝光。
早晨来一碗米粉,胃暖身热,心满意足,也开启了美好的一天的开始。
一碗米粉,就这样陪伴我度过了童年、青少年时期,一晃就是十余年,米粉的味道已经深深地深烙在我的身体里,我的味觉里,我的血脉里,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我二十岁离开故乡,到杭州读书,再辗转于北京,最后留在这里工作。这些年也逐渐适应北方的生活,可是我依然没有养成北方的胃。
这里的早餐以面煎饼、包子、烙饼、馒头、面条等面食为主,不能说这些早餐不好吃,但是自己的胃已经习惯喝点汤汤水水,习惯来一碗有汤,有肉,有小菜的米粉。
因此,每次在北京街头遇到米粉店铺,无论是广西的桂林米粉、螺蛳粉,还是湖南米粉,我就再也挪不开脚步;每次回家,下了火车,不是直奔家里而是到楼下熟悉的粉店来一碗米粉;甚至我在网上买一些米线,在家里做一碗米粉来解馋。
当那熟悉的味道进入我的身体,瞬间让仿佛回到故土,回到小时候,曾经某一天的光景,某一个片段,某一个亲人,恍恍惚惚在眼前,故乡如此遥远又如此近在咫尺。
人即使离开故乡,自己的胃却永远留在了故乡。
无论离开故乡多远,离开多少年,从小的饮食习惯,如影相随,也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故乡,有时候很远,需要远途跋涉;有时候很近,一碗米粉就可以解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