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是重要的权威力量,对我们施加正面的积极影响后,可能会对人或事物都产生正向反馈。
正是若干年前的那个实验,科学家从一个学校里随机抽了十几名学生,告诉校长他们是大有前途的超常儿,事实证明大半年后这些孩子的表现果然出乎意料。
其实他们是科学家们随便选出来的,重点在于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对于这批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孩子人生途中的重要权威,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效应?要发自内心,发自潜意识的喜欢孩子,用行动、眼神、一举一动、……去激励他,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而不仅仅是文字,或意识表面肤浅的激励。
否则只是意识层面知道要去激励,但潜意识中会通过刻意的文字或语言表达,心里更多的是想通过不断的打压让孩子变得更加卓越,这种潜意识层面的挤兑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就像我们常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对孩子而已,表面是一种刺激和激励,同时他会有一种不配得感,别人家更优秀的孩子才配得上你,我太差劲儿配不上如此优秀的你。
试想,在这种假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拥有强大的内心和真正对爱的感受力吗?
昨天下午,接到小家伙后,我跟他在小区里遛弯看车牌。突然有一条重要的信息需要我回复,于是正在看车牌的我们就停在了一辆车旁。
他起先安静的站着,接着惴惴不安的拉着我的衣角,我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告诉他,宝贝妈妈先回个重要的信息,稍微等我两分钟。
两分钟后,我还没有回复完,继续用讯飞语音说话的形式。小家伙不耐烦的说,你能不能不说话,继续陪我看车呢?
我心有愠色,但依然表面耐心地说,妈妈此刻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如果不用说话的形式,打起字来更慢。请再给我两分钟好吗?
接着他来一句,你是不是觉得我的事情不重要?你真的好磨叽啊!语气中是满满的委屈和被忽视感。
当下我真的有点炸了:刚刚和你说了,妈妈现在在做的事情真的非常紧急,等我做完了陪你继续看,好吗?
仿佛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小家伙怔怔地站在那。昨晚睡前的致谢环节,我跟仔仔提到了这事,并且跟他做了认真的道歉:妈妈当时因为心里急躁,语言中确实是有不耐烦的情绪,你在我的心里真的很重要,可是当下妈妈因为要回复那条信息,事情处理的并不妥当,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下次如果再有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共同约定一个,既不会让你觉得无聊的等待方式,而妈妈又可以更快更好处理事情的办法。怎么样?
妈妈知道,因为你把我当好朋友,所以想跟我分享你在看车途中遇到的每一个惊喜,而我因为要回复当时所谓的重要信息,就站在那里,忽视了你的感受,谢谢你当时给予妈妈的耐心。虽然你后面有点不开心了,但是也让妈妈知道是我处理的方式不妥当。妈妈真诚地跟你道歉。
说完这番话,小家伙一个鲤鱼挺坐了起来,轻拍我的肩膀:我当时是有点生气,但是现在,我原谅你了。
当我手头的事情很多时,自己确实会把注意力极大的聚焦于正在处理的事情上,从而会忽略小家伙的感受。
有时对他的言语中所谓的积极期待,可能更多的像是一种埋怨,比如就像刚才我会埋怨他,你怎么不懂事儿,妈妈正在处理这么重要的事,你应该安静的在那里站着等我,把他作为了想当然要这样的孩子。
这番话的背后是我把自己用极高的自恋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妈妈做的就是对的,我处理的就是重要的事情,虽然不否认你不重要,可是我用行动说明了事情比你更重要,孩子不傻,当然能感觉到。
既想让他耐心,又想自己可以顺利的完成事情,关系没事先处理好,自然哪边都不会通畅。
时刻要记住——收回自己的自恋,用真正发自耐心的积极期待去给予孩子暗示。优秀卓越的孩子,是用满满的爱滋养来的,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几句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