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奇葩说 是否支持知识一键共享?

奇葩说 是否支持知识一键共享?

作者: 令村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3:21 被阅读0次

    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我支持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知识本身就有很强的公共品属性,本来就是共享的。首先从知识的本质来,知识不具有非竞争性,不像苹果,吃了就没了,而知识传播之后,原有的知识还是存在,它就一直存在,知识也很难像实物一样防止自己被“偷”;其次,从人类的实践上看,知识的创造者也都不避讳分享它,例如NASA的信息必须公开,学者只有发表论文才能获得教职和薪水,还有我们这些傻逼知乎er冒着被脑残骂的风险在这里免费写东西。因此,即使现实社会,知识也是共享的,区别在于知识无法1秒钟共享。

    第二,现实世界里知识无法“1秒共享”,不是因为人们不想共享,也不是因为共享了不好,而是因为实在办不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人人都想学习知识,但主要是由于缺乏学习的能力,或者不愿意支付学习的成本(二者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还有更普遍的情况,由于财富和教育的不平等,难以像某些幸运的人那样拥有获取知识的便利。

    第三,现实社会里不是保护知识,而是保护知识产权,二者具有本质区别。我记得某编剧替某台湾女作家告某大陆导演抄袭出庭作证的时候,对法官频频问他“你觉得这一段是思想还是表达”非常费解,实际上就是因为法律保护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达。也就是你也可以写一个人掉下悬崖,遇到一只猴子,猴子肚子里有一本武功秘籍,练了就天下第一,只不过那个人不能叫张无忌,那本书不能叫《九阳神功》,前者是思想,后者是思想的表达,对于前者的共享,法律不会禁止和惩罚。因此1秒知识共享,并不和真实世界法律的运行矛盾。

    第四,综合二和三,有必要区分知识和对知识的应用。知识提供的是一个蓝图,如何利用知识把这个蓝图实现又是另一回事。Jovanovic(1995)表明,即使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研发活动也不是发明创新,而是对知识的采纳,知识的采纳成本(adoption cost)是发明支出20到30倍之多!想象一下,如果知识1秒共享,我们可以多出20到30倍的资源区创造更多的知识!

    第五,知识的共享不一定会降低知识生产的激励。很多人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并举出《我不是药神》的例子,认为如果药品免费了,药厂就失去了制药的激励,因此反对知识共享。然而问题在于,知识的共享不代表知识的免费共享,不代表取消了对知识生产者的激励,我们总可以找到其他方式给予知识生产者相应的激励。实际上现实生活的学术界就是这么运行的,学者并不靠论文的稿费生存,但是写论文的激励一点也没有少。当然,这里没有影响的仅仅是一流的知识,如果知识1秒共享,Romer仍然会写出内生增长的论文,只不过薛兆丰老师没法卖课了。

    第六,知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即使不1秒共享,生产足够多(社会最优)的知识的激励仍然不足的,详情可以参见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课程(如果他讲到这里的话)。

    第七,综合五和六,对知识的垄断既不是生产社会最优知识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生产社会最优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八,正是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因此就辩题的社会意义看,应该是鼓励创造更多的知识,鼓励知识的流通。此外,知识的溢出效应对于北方国家-南方国家的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白了,中国这种国家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所谓的“后发优势”,通过发达国家先进知识的溢出和模仿,才能够实现飞速增长,1秒共享知识,反对的应该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然后反驳一下节目中的各位反方。

    第一个赵英男就算了。

    第二个傅首尔,其基本观点是,我用不着那么多知识,我一个厨师,为啥要学编程。问题在于知识是不是可以“自由处置”的?也就是,如果你用不着,知道了对你也没有坏处,一旦你用得着,那就有绝对的好处,因此有一个更多的备选集,你的效用一定是提高了。既然如此,除了搞笑又有什么道理呢?

    (这也就是段子手辩手面对这种辩题的原形毕露。)

    但是,这一观点如果引申一下,就非常具有说服力了(后边记得有个嘉宾提到过),那就是更多的知识可能带来更多的成本。例如随着知识的提高,新知识重复的可能性也提高了,或者随着知识储备的提高,噪声变大,筛选知识的成本也提高了。傅首尔一句话出来,我立马想到一个反驳的点,所以脱口而出,大神立马想到10个反驳点,一时不知道先说哪一个,所以迟疑了一下,这迟疑,就是信息过多的成本。

    另一个观点,是共享知识对多样性的毁坏。这个我学一下蔡康永老师,举一个《哈利波特》小例子:

    《死亡圣器》里,赫敏、哈利和罗恩同时共享了关于死亡圣器的知识:老魔杖可以战无不胜,复活石可以让死去的亲人回来,隐形衣可以隐藏自己。那么,应该选哪一个呢?三个人都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个人的答案完全相反——哈利选择复活石,赫敏选择隐形衣,罗恩选择老魔杖——三个人都对别人的选择表示惊讶:你怎么会不选这个!

    第二个詹青云。

    第一个观点是知识的共享带来假的知识无法被甄别。这个真的是神论。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只有知识的共享才能使得科学共同体通过同行评议自动纠错。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年的韩春雨,韩春雨选择把论文“共享”,就必须经受别人的检验,当其他人无法验证的时候,韩春雨的反应是不公开实验的细节,从而对这一丑闻的纠错带来了困扰。如果韩春雨产生了新的知识,所有人1秒共享,大家立马知道这是扯淡,这个闹剧也就不会闹起来。

    知识的共享带来对真知识的甄别,这个好处是巨大的。因为有些人可能无意中得到了错误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共享和纠错对他以及他人都有好处,还有一些人,因为不知道别人曾经做过什么,可能重复别人的错误,或者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如果1秒知识共享,这样的错误也不会存在,创造新知识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第二个观点是,知识的共享不是人亲自弄出来的,所以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创造。这里我首先认为,辩题的设定是新知识一产生立马被共享,而不是说就不产生新知识了,大家仍然在生产新知识。那么我认为知识共享带来的对新知识创造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这就如同很多人觉得计算机阻碍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小学应该用算盘一样。。。。

    接下来是薛兆丰老师。

    薛老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如果有金子,大家都去抢,肯定有陪跑的人。有个沉船,很多打捞公司都去打捞,其中有一个公司说,我要申请垄断,禁止其他公司打捞,因为只有我知道沉船的位置。

    薛老师认为这就是专利制度的逻辑。。。。。

    首先,薛老师以前的节目里曾经普及过“科斯定理”,也就是社会总会找到最优的配置,和初始产权无关,那么为什么这个垄断的权利非要给这个公司呢?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给任何公司都可以?因为市场总会把这个垄断权分配给最有可能打捞成功的公司,不是吗薛老师?

    然后,最重要的,真正的知识生产,乃至真正的创新,并不是薛老师描绘的那种,前边有一块金子,唯一要做的就是跑过去,水下有一条沉船,唯一要做的就是游过去。真正对知识的探索,都是对未知的探索,不知道哪里就有一块金子,不知道哪里就有一艘沉船。因为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知识的应用有一个蓝图,而知识的生产是要你把这个蓝图弄出来。真正的知识生产,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领域的专家,这个领域你就走到头了,或者说比你强的没几个了,而且他们研究的你都知道是啥了,问题就是在于,处在知识前沿的你,怎么再往前推进一步,而再前进一步,就都是未知。这个时候我们是鼓励多条船一起寻找呢,还是找一个最有可能找到的,并禁止其他人寻找呢?显然是前者。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知识共享带来的还是浪费吗?不是,是更有效率的搜寻。

    我们中国人,在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是模仿国外,并没有真正的创新,人家有谷歌,我们就有百度,人家有Facebook,我们就有了人人网,人家有ebay,我们就有了淘宝,人家有twitter,我们就有了微博,人家有Quora,我们就有了知乎。

    所以我们对创新的理解,真的就是薛老师说的,前边有个金子,看谁先抢到。那肯定把这个机会给财大气粗、技术基础好的人。或者即使是新人来创新,最后也要依附一个巨头。

    但真正的创新,真正从无到有的创新,却往往不是这样,而是真的像美国那样,你不知道什么就出来了,你不知道谁就成功了。这时候你跟法官说,不许他们这样,因为只有我知道沉船的位置,你一定是傻逼。

    再次,如果知识1秒钟共享,大家立马全部都知道了沉船的位置,因此就没有必要设计垄断权力,我们就面临着另外规制方式,这反而恰好证明了,现代专利制度已经不适合新的世界了,也就无法通过现代的专利制度和商业逻辑来辩这个题。

    再再次,如果知识1秒共享,大家立马都知道了沉船的位置,同时也知道了打捞的难度,甚至知道了对手的实力,那么大家肯定可以计算出谁最有可能打捞成功,也就不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了呀!

    再再再次,现实中真的有人,知道有一块金子,大家都去抢吗?有的,这个金子就是彩票啊!如果没有暗箱,大家去买彩票,总有一个人会中奖啊,这不就是薛老师说的前边有一块金子大家会不会去捡的现实版本?

    问题是,人人都去买彩票吗?薛老师举了个金子的例子,你也会捡,他也会捡。为毛彩票,你不去买,他也不去买?

    因为薛老师问你,你随口说说,而买彩票,真的要花两块钱啊。

    我是说,哪会有人不计成本去做什么?任何行为,尤其是花真金白银的研发,难道不是都经过评估之后的?别的不说,就算写论文,是不是也有开题报告,是不是也要论证是不是可行,是不是自己也要评估技术难度、所用时间和投入产出比?

    这个说的太多了,还有9个槽点就不说了。转到薛老师下一个论据。

    薛老师下一个观点,认为知识不同于智慧,对知识的消化、筛选和运用才能带来技术。并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想长肉(他明确指出,这个肉就是他刚才说的“智慧”),你必须吃一块鸡肉,然后自己消化吸收,才能生长,显然有一个技术,能让你自动就长肉——我以为薛老师接下来要说,这样你长得肉并不是真正属于你的,或者并不是好的肉,这样才可以和前文做对照,没想到他竟然说——这样你们长完全一样的肉,成为完全一样的人。。。。然后又说起了傅首尔的观点(实际上前半部分也是重复詹青云的观点)。

    这让我感觉在看周星驰的电影,所以非常开心。

    在这里例子,薛老师做了总结:没有这个鸡肉,你就长不了肉,但是有这块鸡肉,你就能长肉吗?

    这个可以翻译一下,意思是:鸡肉是长肉的必要条件。翻译过去,也就是“知识”是“智慧”的必要条件,所以薛老师是啥意思呢?

    当然,薛老师的意思很明显: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就没有智慧的人吗,有了互联网,就人人有智慧吗?

    不上大学,也有人成了富翁啊,上了大学,就一定能成功吗?

    最后,由于薛兆丰老师又提了一次共享知识带来千人一面的现象,我决定再讲一个小故事:

    同样是知道了火药的知识,西方用来打仗,中国人用来放鞭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葩说 是否支持知识一键共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vt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