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书单读书
生而为人,岂止皮囊?

生而为人,岂止皮囊?

作者: 伤逝未蓝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15:51 被阅读130次

     

生而为人,岂止皮囊?

          始―皮囊之外

《皮囊》一书,最开始写了作者外婆的母亲:阿太,一位看似冰冷无情,却是把生活看的最为透彻的人。为了让作者的舅公学游泳,将其扔进海里,差点溺死,邻居责备她时,她说:“肉体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虽然看阿太的行为似乎有些怪诞冷血,但她说的,却蕴含着极大的智慧,也就是她说的“舍得”。

“皮囊,皮之为质,囊之为形,藏污纳垢,谓之臭皮囊也。”这句话出自佛家典籍《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以之喻世俗之身。用佛家观点来看:身体乃是易朽之形式,而寓居其中的灵魂方为不朽之本质。

也正是因为相信这副皮囊乃是身外之物,阿太才会如此豁亮。

文末作者指明自己明白了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是的,好看的皮囊那么多,有趣的灵魂却太少。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点了一出戏,里面有两句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曲子慷慨悲凉,讲的是“花和尚”鲁智深。作为和尚,本该潜心向佛,受具足戒,而他却四处打抱不平。在其他和尚的眼里,他有辱沙门,但在后人看来,他的灵魂甚是高尚。他理解了戒律的本质:不仅自渡,还要渡人,其所作所为,皆展现了汉子的真性情。像鲁智深这样的人,虽然身处污浊不堪的尘世,有副不怎么出众的皮囊,但他们却能保持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能做到超脱六界之外,活出真正的自我。

在这个充满表象的世界里,我们又该如何做择?是浮在生活的表面上,尽心尽力的伺候着皮囊以求得感官上的满足,还是像阿太所说,肉体是拿来用的,通过不断地锤炼,探寻生活的本质,从而求得灵魂的解脱?可能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坚定的选择,只是不愿看到人们为了了却平生青云志,而空留下一副臭皮囊。


            末-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皮囊》后记的题目是《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作者蔡崇达用《我想看见每一个人》结束了他想记录下的故事。读完此书,翻至书的最后一页,思绪依旧不能平静,轻轻抚过书后作者署名和日期的那一刻,似有一种感觉:作者在那头娓娓道来,而我在这头侧耳聆听,沉醉入迷。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能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彼此辨认,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认。”在这纷杂的世界里,我们拖着皮囊遇见了彼此,只是有些时候,因为沉睡的心,我们冷眼看着众人以过客的身份走进我们的生活,然后又以过客的身份匆匆离去,恍然有一天,心醒了,皮囊从内心被照亮,想看见每一个出现在生命里的人时,才发现那一副副皮囊早已离我们远去,而我们只能从回忆里找寻点什么聊以慰藉。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多次想象作者在怎样用力的看见,去记住在他生命中驻足的人们:活到九十九的阿太,要去香港的阿小,没落的文展······还有他的那些神明朋友,每一个写于作者笔下的角色都会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读着读着,自己甚至会将书中的角色与自己身旁的某些人联系起来,由此也想起了好多人:想起慈祥的爷爷一手拂过白花花的胡子,一手持着酒盅,给我们一帮小孩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讲述五八九年那个闹饥荒年代发生的故事;想起小学老师拿着从教室后边扫帚上折的“戒尺”,严肃的盯着写作业的学生;想起小学放学回家路上,那个走在最前,手掌黄旗的路队长······可是记忆里的他们,模糊的只成一个个影子。

许是作者成长的那个年代与我们生活的年代存在着许多差异,所以作者的故事能真真切切的刻在他的骨子里,以至于到今天,他用自己新闻人特有的犀利文笔,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表达对伙伴,对朋友,对亲人以及对家乡的回念和不舍。我很喜欢《回家》这篇文章,它好似写到了每个背井离乡,在外漂泊之人的心坎里。正如文中所记录“生才是问题”,入学后站立,是任性地想脱离这土地,因而不断向上攀爬,不断抓取任何理由--欲望,理想,追求,可是,终究需要脚踏黄土。我们每个离家的孩子是否也能像作者一样,至始至终未曾离开过家乡,只不过走的远了一点,看的风景更多了一点而已。

  希望读过《皮囊》的我们不让虚妄的梦想膨胀,懂的什么是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希望每个人可以用心点亮这副属于自己的皮囊,看见并记住每一位在漫长的生活战役中走过的人。

相关文章

  • 生而为人,岂止皮囊?

    始―皮囊之外 《皮囊》一书,最开始写了作者外婆的母亲:阿太,一位看似冰冷无情,却是把生活看的最为...

  • 生而为人,岂止蹉跎

    昨天因为加班而将每日的日更遗忘了,有点遗憾了,就像之前多邻国每日英语打卡,到了150多天某天有事忘记了就重新清零了...

  • 《皮囊》:生而为人 皮囊下掩映的人生

    读《皮囊》亦是读人心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

  • 生而为人

    生而为人,此生多艰难, 生而为人,我心向自由, 生而为人,大道多坎坷, 生而为人,要活出精彩, 生而为人,为自己而...

  • 被皮囊包裹的灵魂

    生命就是被皮囊包裹着的灵魂。灵魂和生命本身是为人所不知的存在,因为皮囊的的包裹让它们的存在变得肉眼可见。“我们的生...

  • 愿你的身心都安好

    周国平说过“人性是神性和兽性互相作用的产物。”生而为人,我们不能像动物一样只照顾这一身皮囊,而不需要进行理性思考,...

  • 《百年》

    我们生而孤独, 我们生而稚嫩, 我们迷茫。我们孤单。 我们憎恶世俗,讨厌俗人。 可我们生而为人, 生为为人。。。。...

  • 高山流水觅知音

    生而为人,我们带着一副很"好看"或者"不那么好看"的皮囊,携着"高贵"、"平凡"甚至"低贱"的灵魂,走在各自...

  • 皮囊1

    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一副皮囊,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黄或黑或白,更俗一点,或美或丑。以前吧,因为这么丑的一副皮囊,我...

  • 《超脱》最大的勇气是不卑不亢的挣扎在这副皮囊里

    我是人,我很庆幸能生而为人,我更庆幸能活在这幅皮囊里去为人,为了感知这份幸运,我挣扎过无数挣扎,才敢不遮不掩的说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而为人,岂止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zxsxtx.html